燭光下的太極旗
12/05/2017
24972
收藏
分享
燭光下的太極旗
燭光下的太極旗

韓國人終於在接近一年的混亂中看見一線曙光,他們用選票選出一位自由派總統,寄望他能在「地獄朝鮮」、半島核危機、政治腐敗的迷霧中帶領大家撥雲見日。文在寅應該深有警惕的是,光化門前的燭光集會與市政府廣場的太極旗示威,顯示韓國社會的分化可能比他想像的更為複雜難解。

相較於沒有主導權的朝鮮問題,與經濟結構問題相互構連的財閥體制,不但牽涉國家發展,也與當前的世代分裂有關,這是韓國在九年的保守派統治後,最需要改革的問題。

財閥體制是二戰後帶領韓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大企業透過政府不斷輸血而膨脹,卻使得民間經濟日益枯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導致青年求職困難,營利愈來愈困難的大企業不斷縮減成本,增加派遣工的比例,近年更增加到逼近一半。明明在同一間公司做同樣的工作,派遣工薪水卻只有正式員工的三分二或更少,還無法加入國民年金,合同到期就要走人。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韓國是派遣工數量第二多、工時第二長、兩性薪資差異最高、家庭負債比唯一高出平均值達兩倍的國家。

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的合同中失去對未來的希望,他們被稱為「三棄世代」,放棄戀愛、放棄結婚、放棄生育。正式與派遣之別、男女之別、年輕與年長之別、財閥與中小企業之別,已經滲透到韓國每個角落。

到今年3月,韓國30歲以下青年失業率來到11%,是韓國平均失業率的三倍以上,年輕世代對政府與財閥的憤怒,燃起光化門前的點點燭光,而在另一方面,受財閥恩惠的一代,則對CEO 總統李明博、朴槿惠感恩戴德。兩代間在政策傾向與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形成光化門前的燭光集會、首爾市政府廣場的太極旗示威這樣巨大的鴻溝。

就業的嚴重斷層是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阻礙,文在寅提出增加公共支出、創造公共部門81萬個就業機會的目標,同時修訂勞工法規,下調法定工時,迫使企業主增加50萬個聘僱機會等。文在寅還要修定財閥陽光法案,將大企業的決策由家族的餐桌轉移到董事會,阻止財閥家族透過慈善為名的基金會牟利、阻止永續的企業經營權。

改革當然很難,困難不會在一夜間消失,每一種文化都有強大的延續性與慣性,尤其是在朝小野大的文在寅時代,點點燭光的力量還能維持多久?保守力量會不會反撲?朝鮮半島局勢會不會升高,沒有人比文在寅更苦惱。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