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搭起繁華 架起盛世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15/01/2018
44346
收藏
分享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承傳不死 有建築就有搭棚

「搭棚」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之一,與建築業相生相融,遠至宋朝便已存在。澳門的搭棚工藝歷史悠久,並在90年代鼎盛一時,去年與粵劇、涼茶配製、土地信俗、朱大仙信俗、難善耶穌聖像出遊和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一同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至此,清單上共有1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

搭棚工藝有著數百年承傳,是中國獨有的建築藝術,去年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歐陽振華攝)

但在現今電腦資訊、網絡商業統領全球的大趨勢下,搭棚這種靠勞力、靠師承的古老行業,能否吸引年輕人入行?棚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趙德兆昨日在一個搭棚工藝講座中表示,承傳的確是一大難題,但他豪稱,只要還有建築物存在,這種中國獨有的建築工藝,永遠都不會衰退。

老師傅說,只要有建築物存在,搭棚工藝永遠不會衰退。(歐陽振華攝)

棚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趙德兆(下圖),自12歲入行以來,已與搭棚工藝相伴56載歲月。對半個多世紀以來澳門搭棚行業的歷史、發展、興衰,可謂再熟悉不過。談到搭棚工藝,趙德兆立刻變得精神奕奕,他認為搭棚工業與建築業共存共榮,上世紀90年代,不少大型建築鱗次櫛比拔地而起,堪稱搭棚工藝最崢嶸的時期。

搭棚工藝永遠不會衰退

時至今日,即使以輕便鋁材為材料的「鷹架」逐漸流行,但竹棚因其輕便、靈活及適宜在玻璃、雲石上作業,且棚架有著金屬不可替代的剛中帶柔的韌性優勢,趙德兆並不擔心科技發展新技術下的新型材料,能全面取代棚架,又認為手工藝和文化性俱存,也是搭棚工藝的優勢。

上世紀大賽車的觀眾席,都是由竹棚搭起。(受訪者提供圖片)

趙德兆稱,現時行業正式從業人員僅有50餘人,年齡均在50、60歲以上。他正培訓十幾位熱愛搭棚且有文化水平的學生,其中不少人都有正職,學搭棚只為一技傍身,但他們「有時嚟有時唔嚟,好浮動」。不過趙德兆倒不太介懷,「唔理佢將來做乜,總之佢嚟培訓,幾時嚟我就幾時教,我會將我嗰行經驗貢獻返出來,咁大年紀,可以貢獻幾多,我就貢獻」。

搭棚工人要承受日曬雨淋的壓力,工作極不易為。 (歐陽振華攝)

老師傅忘情奉獻

但現時可選擇工種多,而搭棚業風吹日曬,「身世都冇咁光鮮」,年輕人大多都不願意入行。然而,他又以「地球自轉」比喻行業發展,認為縱然此時低潮,可能轉一圈又會走向高潮發展。他相信搭棚工藝始終都會有人傳承,「除非冇建築物、乜嘢都冇嗮啦,否則只要建築業存在,我哋行業永遠都唔會衰退」。

搭棚這工種講究師傅承傳,現今本澳甚少有年輕人願意入行。(歐陽振華攝)

「搭棚工藝」去年成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趙德兆也曾為此出過力,包括文案整理、資料收集都是親力親為。對此冗繁耗時的工作,趙德兆卻直言「好開心」,因為可以將一生所學貢獻給社會,令政府和社會都會對行業有所認識。

培訓艱難 承傳亦難

可惜的是,他認為現時政府重視不足,缺乏規模系統性的支援,導致培訓缺乏資金和場地,平均一周僅有一日時間前往工地實習。加之工會能支出的學徒補貼金額每人每月僅400元左右,且完全自掏腰包,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若是政府能提供資金援助,相信可以改變這一現狀。

談到行業情況,趙德兆稱,外僱的湧入,為行業勞動市場增加了競爭力,本地工人日薪平均1,100至1,200元,而年輕力壯的外僱僅需600元,但他笑稱,不會出現爭飯碗情況,因為外僱有受僱時限,本地人技藝過硬,各有優勢下,都可保證本地人每月開足工,行業內幾乎無人失業,認為就業環境還算公平。

政府助力不能少

澳門棚業職業工會昨日舉辦「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築業搭棚工藝講座」,邀請棚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趙德兆、棚業職業工會副主席趙成蔚及副主席陳長江擔任主講,現場吸引不少公眾參與。

文化局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亦是昨日座上客之一,她受訪時表示,未來文化局會投入更多資源,舉辦講座,印製宣傳小冊子等,宣傳及推廣搭棚業工藝、價值及歷史,加深年輕人對搭棚業的認識。針對業界表示現時存在培訓資金和場地的困難,亦對搭棚文化推廣造成難度,梁惠敏回應,局方將會進一步向業界溝通及了解推廣困難,並盡力協助解決。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