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內港一年後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20/08/2018
87796
收藏
分享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十月初五街 放棄還是重生

2017年8月23日,澳門遭受50年一遇的強颱風直襲,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市民,無不驚訝於風災為澳門帶來的嚴重破壞,十條寶貴性命、逾120億元經濟損失的代價,讓人們體認到澳門並非「無風無雨」的幸福小城,憤怒、驚恐、擔憂、無助的情緒一下子渲染開來,所幸社會各界上下一心,用修復、檢討、重建、齊心凝聚在一起。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天鴿」一詞始終未被遺忘,我們在其中究竟學到了甚麼?政府推出怎樣的措施?市民又是如何重整心情再出發呢?《力報》今起將一連四日推出「天鴿颱風一周年」系列報道,回顧與展望災後的澳門。

去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侵襲,內港成為「內海」,附近商戶損失慘重。 (CFP圖片)

「沒有甚麼事情解決不了的」,打開地鋪鐵閘前,Weng這樣安慰自己。「90後廚房」開業以來,辛苦嘗過不少,遇到困難就要克服困難,是年輕人創業必備的心理素質,而水浸亦是當初預想過的情況。然而這次不一樣,當Weng打開鐵閘門,看見店內被水沖得橫七豎八的器材設備時,他知道完了,一切都毀了。回想起兩年來投入的人力物力,小店才剛剛回本,是要放棄?還是從頭來過? Weng不斷問自己。

整間店鋪被水浸沒,店內雪櫃翻倒,裝有的食材也全部報銷。(Weng提供)

在澳門創業很不容易,尤其是飲食行業。創立於2015年的「90後廚房」,顧名思義是由一批年輕人開創的食店,主打麻辣食物,深受本地人歡迎。開業的第一年,「90後廚房」以網店的形式經營,Weng仍另有工作,只能抽空兼職。隨著訂單增加,Weng決定辭去工作,申請青年創業貸款30萬元,在租金較便宜的沙欄仔街頭開設了實體店面。

店鋪鐵閘還未開啟,已可見店內一片狼藉。 (Weng 提供)

從一開始賣魚蛋、雞翼,接著賣海鮮冷盤,「90後廚房」的麻辣料理廣受顧客歡迎,幾個拍擋不但要清洗、烹調食物,還要送外賣。

現時「90後廚房」搬至台山區重新開業,一切從頭開始。 (李國星攝)

「90後廚房」負責人Weng,回想起風災當時的情景,不禁眼泛淚光。 (李國星攝)

雖然小本經營,但因食材新鮮,口味特別,價格不貴,受到一班熟客熱情追捧。開業一年多後,「90後廚房」已經逐漸回本。Weng的創業夢想,眼看就要圓滿。

所有努力 一朝滅頂

「水嚟得好快,十分鐘左右已經浸到天花板」,回想起去年8月23日那天的情景,Weng仍然眼眶泛淚。店內的雪櫃、食材、各種電器,短短十分鐘之內全部被淹沒。隔著大水,Weng在不遠處,眼睜睜看著他的心血慢慢滅頂。

水浸過後,Weng打算重回店鋪,卻因電閘損壞無法開啟,第二天才找到人協助打開。當時Weng仍然堅強,相信沒有甚麼事情解決不了,「無咩嘢,都係浸咗啫」。然而當店鋪鐵閘開啟,Weng不能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店鋪內幾乎所有電子產品全部損壞,被沖得橫七豎八的雪櫃、廚具、設備……兩年來的投入,已經化為烏有。Weng明白這次的困難,可能是克服不了的。

成月苦思 放手?繼續?

「自己開鋪是一個夢想,一個目標」,當初經歷的困難仍然歷歷在目,身上還揹著未還完的「青年創業基金」債務,一個水浸,就令他在一日之間幾乎一無所有,如果要再投入資金運作,「幾乎係無可行落去」。Weng直言,商鋪從開業投資了30多萬,但「天鴿」的到來「一鋪清袋」,「當初投資幾多,全數損失晒」。面對一夜到來的惡夢,Weng回憶起當初看到商鋪的情況,自己曾在家中獨處一個多月,每天反覆地思考未來應如何繼續。說到這裡,Weng雙眼變得通紅,「我自己都喊咗幾日,好無助不知可以投靠邊個」。痛苦的經驗令他徘徊在「放手與繼續」之間。

食客支持 小店重開

不過,停業期間收到許多市民與食客的支持與鼓勵,令Weng回想起圓夢的美好,做出好吃的食物,令客人滿意回味,不就是每間食店的初心? Weng下定決心,無論多難都好,還是要從頭來過,讓「90後廚房」重新開張,才是對得起食客與市民的選擇。

於是他「轉移陣地」,於台山另覓鋪位,再投資約40萬元,終於讓「90後廚房」重獲新生。

舊債未償 新債又來

特區政府對受災商鋪的經濟援助,為「90後廚房」重開提供了重要基礎,但對於已經身揹青創貸款的Weng來說,卻是「舊債未償,新債又來」。政府提供的50,000元無償資助已經全數用來交租,而店內損壞的電子設備與食材,就需要另外想辦法貸款。

最終Weng參加了政府60萬元免息貸款計劃,用來找新的鋪位、購買新的儀器設備。如今,重生的「90後廚房」已經重回軌道,但舊債加新債,Weng的圓夢之路還要繼續艱辛地走下去。

接受資助卻再添新債 說好的防洪門還沒來

與沙欄仔街交界的十月初五街,是「天鴿」風災期間受災最嚴重的地段,街上的商鋪個個損失慘重。

其中經營海味鋪的冼小姐指出,自己經營數十年之久,都未曾遇過如此恐怖的洪水,而水浸當天洪水高度更超過一個人的高度,鋪內商品無一倖免。過後,冼小姐指出自己損失財物超過100萬元,唯一的做法只能向政府申請60萬元免息貸款。冼小姐坦言,政府資助「都唔係無用」,起碼有錢入貨再經營,但之後就再有債務壓力。

經營海味店的冼小姐指出,「天鴿」到來時毫不知情,直言「聽到打風都驚」。 (馮達輝攝)

冼小姐經營的海味店,風災期間損失上百萬元。(冼小姐提供)

另一間經營蝦子麵製作的傳統商舖「喜臨門」,亦在「天鴿」期間受到嚴重影響。負責人梁小姐指出,當時水位一度高過一個人,就算是搬貨還是設水閘都無補於事。對於損失,梁小姐表示自己商鋪損失不多,大概是20多萬,政府給予的免息貸款亦能解決問題,「以我哋(喜臨門)嚟講,政府資助幫到好多」。

從事麵條製作的梁小姐表示,「天鴿」期間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不過政府的資助都解決到燃眉之急。 (馮達輝攝)

不過,資助雖然能解燃眉之急,最要緊的還是能夠一勞永逸解決水浸問題。「天鴿」風災過後,特區政府為受水浸影響之商戶,提供「設立防洪門」的建設方案,給予每間商鋪50,000元資助,但一年過去,十月初五街上又有多少間商鋪設立了防洪門?

梁小姐指出,政府有通知商鋪去聽取關於設立防洪門的講座,知道政府會提供50,000元協助設立防水閘,但需要自己找工程公司安裝,她稱對相關工程不熟悉,提出的申請也還在審批,因此目前店鋪仍未裝設防洪門。

雖然生產力中心上周公布數據,指收到227宗安裝防洪門與水泵資助申請,共批出98宗,但本報記者在十月初五街,卻未見有商戶已安裝防洪門,在下次颱風來臨時,這些商鋪仍要繼續面對水浸的風險。

家居修復資助領不到 婆婆:聽到風球都驚

除了商舖外,亦有一些低漥地區住戶受到洪水淹浸。居住在十月初五街地鋪多年的婆婆,便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她在接受訪問時不時情緒激動,多次指出當時「天鴿」水浸的情況,更直稱「住咗咁多年,都未試過咁大水!」婆婆住在地面,屋內門口敞開對外,從外經過恍如普通商鋪,但卻是一間民居,如同舊時代,婆婆家的大門長年打開。回想起「天鴿」,婆婆仍然激動,雖然當天婆婆不在家,但事後回家查看,發現家中狼藉一片,底層的電器幾乎全部損毀。

婆婆回憶當時情景,家中物品全遭水浸,電箱亦損壞,花費近一個月才恢復原貌。(李景鵬攝)

修復資助石沉大海

無論電視、雪櫃、傢俬等都被浸沒,水退後,婆婆與家人清理超過一個月,才能恢復以前的樣貌。政府雖然提出《家居修復援助金》方案,婆婆卻根本沒拿到錢。問到政府有無資助,婆婆激動地直斥「無!總之唔係做生意就無!」她透露,「天鴿」過後,曾拿齊所有的報價單據向政府查詢,卻未收到任何回覆,也未收到有人來電查詢。

居住在十月初五街「地鋪」的80餘歲婆婆,直言現在一掛風球就會驚。 (李景鵬攝)

「聽到風球都驚」,本報記者訪問過多位商鋪負責人及市民,都道出此語,而這位住在低窪地區的婆婆,亦有同樣的感覺。被問到再遇風球後會如何解決,婆婆激動的說「瞓都瞓唔著啊!」「一扯(掛)風球,我即刻驚定先啦」。假如未來再有一次強颱風的到來,婆婆「耍手擰頭」直言,再有颱風,「我真係唔知點算」。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