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擬填海發展大嶼山

供110萬人居住
11/10/2018
31178
收藏
分享
供110萬人居住
供110萬人居住
供110萬人居住

當前香港房價居高不下、房屋供不應求,政府的土地和房屋政策,成為當前港人最關注的議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離島大嶼山的計劃,名為「明日大嶼願景」,將在中部水域發展1,700公頃人工島,將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政府興建的公屋,首批住宅可於2032年入住。按政府計劃,已建有機場的大嶼山,日後將是通往國際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成為繼中區及九龍東後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

香港政府公布的「明日大嶼願景」宣傳單張。 (互聯網圖片)

林鄭月娥所做的《施政報告》題為「堅定前行燃點希望」,全長近60,000字,提出近250項新措施,涵蓋土地房屋、醫療、福利、安老、民生等事項。其中房屋和土地供應篇幅最多,當中大嶼山發展更是備受關注。林鄭在《施政報告》中表示,社會普遍認同土地供應是「刻不容緩」、要「未雨綢繆」和須「多管齊下」應對,政府為此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計劃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合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劃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而政府會以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基建先行、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實力及增加休閒設施這五項政策方針,並作出投資,實現這個跨越未來20、30年的願景。

林鄭月娥 香港特首

林鄭月娥提到,研究和設計工作將於短期內啟動,爭取首階段的填海工程於2025年展開。透過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規劃用作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預計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交通方面,政府會研究以道路及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北大嶼山欣澳,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而北大嶼山公路,亦會擴建成一條五線雙行的高速公路。

將成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

按照計劃,政府希望把位於大嶼山的香港國際機場發展成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世界的「機場城市」,以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商業中心地位。而填海所得的中部水域人工島,將會是繼中區及九龍東後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初步估計中部水域人工島可提供約34萬個就業職位。同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成立十億港元的「大嶼山保育基金」,在大嶼山郊區推動並落實保育工作,並在一些偏遠鄉村和社區進行民生改善工程。

林鄭表示,「明日大嶼願景」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的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將盡快成立直接向她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

不過,港府未來要落實「明日大嶼願景」恐怕會面對不少反對行動。民主黨有議員昨日質疑「明日大嶼」的填海規模前所未有,未達社會共識、環評和可行性研究就拍板,不符合程序公義。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大嶼山填海涉及費用至少要4,000至5,000億港元,佔政府財政儲備約47%。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