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通車意義深遠

崔世安:中國夢騰飛的標誌
24/10/2018
34856
收藏
分享
崔世安:中國夢騰飛的標誌
崔世安:中國夢騰飛的標誌
崔世安:中國夢騰飛的標誌

港珠澳大橋今(24)日正式通車,具有豐富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意義。 (CFP圖片)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開通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大橋的開通為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創造更有利的契機。 (新聞局圖片)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23)日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具有深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在政治層面來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豐富和發展了「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論和實踐。從工程開展之初就構建了緊密的工作機制,共同協商、解決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所出現的難題,實現了建設技術上、政策制度上的新突破。大橋正式開通後,粵港澳三地將首次實現陸路連接,三地無障礙的聯通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創造了更堅實的基礎。

崔世安指出,港珠澳大橋通車在經濟層面的意義,能作為香港、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交通平台,有效彌補過往陸運交通可達性的短板,推動地區間經濟的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連接「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對於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社會層面方面,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與內地的交流日漸頻繁;港珠澳大橋開通,在縮短地理距離的同時,更深化了同胞血緣之情。在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創新實現「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為粵澳兩地的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也為進一步探索創新通關模式做出了積極工作。

崔世安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築工程史上的創舉,是「中國夢」騰飛的又一標誌。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 周年。他相信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開通,為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一帶一路」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契機。

他續指,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攜手,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建設而努力,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粵港澳三地居民建設美好生活。

林鄭:打造世界與灣區雙門戶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在致辭時表示,港珠澳大橋是全世界目前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國家級基建工程,是我國工程人員向難度挑戰、砥礪潛行的又一偉大成果。

她又提到,港珠澳大橋有利於香港由「聯繫人」角色轉向成更積極的「參與者」,和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澳門、珠海、中山、江門等地共謀發展。而大橋不單「好用」,也是「好看」的基建,尤其是坐飛機訪港的海內外人士,在降落香港機場之際,無論日夜,均會被大橋的宏偉壯觀所吸引。此外,大橋香港口岸坐落大嶼山,與毗鄰的香港國際機場,讓大嶼山成為通往世界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雙門戶」,香港政府因此抓緊機遇,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為香港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港珠澳大橋不僅「好用」,也「好看」。 (互聯網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