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提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其中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巨大爭議,多數意見認為無法滿足市民期望。立法會昨(8)日舉行全體會議,蘇嘉豪、李靜儀、宋碧琪、林玉鳳等四名議員就關注第三輪經濟援助措施,向大會提出辯論動議,最終全數不獲通過。
在昨(8)日舉行的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崔世平提出兩點建議,希望研究參考美國與加拿大的提前通關模式,在澳門國際機場設立內地「 提前通關區 」,實行「 一地兩檢 」模式。
司警與內地公安聯手搗破一個跨境「 練功券 」詐騙集團,至少涉及本澳過去半年 73 宗案 件,詐騙金額超過 1,000 萬澳門元,至今已拘捕與案有關的 103 人,其中 79人在本澳被捕。
對澳門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的噴射船,也是不少港澳人士的集體回憶,其中多艘服役近半個世紀後,正面臨被拆解命運。「Jetfoil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昨(8)日表示,近期觀察到,噴射飛航接連將多艘近年退役的Jetfoil噴射船在香港宏德機器鐵工廠拆解。其中,「金星」號和「鐵星」號已經拆解,而「東星」號已移進宏德機器鐵工廠內,船名及公司品牌已塗上黑油,相信正在安排拆解工作。關注組呼籲噴射飛航為港澳航運歷史保留如「木星」等具特殊意義的噴射船,或者為部分拆解船隻保存部分組件供公眾收藏。 噴射船是波音公司於1972年的軍用水翼船民用化計劃的產物,船隻完全離水航行有效抵抗令人暈眩的風浪,令平民得以享受到「飛行般的船隻體驗」,因此,何鴻燊博士於70年代初力主引入航行港澳。 多方關注噴射船保育自1975年4月「木星」啓航起,船隊服務港澳超過45 年,即使船齡較高,Jetfoil獨有的舒適體驗仍然深得乘客的歡迎和信任,不少乘客在購票時指定乘坐俗稱「細船」的。 尤其對澳門經濟發展深具意義,更是過去數十年來港澳交通的代表,在90年代的高峰曾使用16艘同款船隻。 「Jetfoil噴射船保育關注組」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封關下,港澳線自2020年2月陷入無盡的停航,加上大橋開通令港澳航線業務遭受重創,在2020年初封閉港澳碼頭前,只有六艘活躍於航線中。去年10月,網民留意到世界首隻Jetfoil 噴射船「水星」號準備隨著PS-30 型水翼船「北星」號拆解,瞬即引起多方關注噴射船保育及前景問題。 海上劫案「東星」號昨移入船廠待拆今年3月中起,關注組發現退役不久的噴射船「金星」號及「鐵星」號先後在宏德遭拆解,而與「鐵星」號一起存放在青衣一船廠的「土星」號及「東星」號同樣已離開原位置,其中「鐵星」號已本月1日拆解。而轟動一時的海上劫案主角「東星」號昨日已移至宏德船廠,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會陸陸續續見到這些退役拆解,故希望噴射飛航「刀下留情」,保留少量同樣具歷史意義船隻,例如港澳首隻噴射船「木星」號等。 「木星」號全球首艘軍轉民用噴射船「木星」號較「金星」號早約半年抵達香港, 於1975年4月為港澳提供首次噴射船服務,亦是全球首次Jetfoil噴射船商用航行,提供與當年舊式水翼船截然不同的舒適體驗,並刷新港澳線單程紀錄至約45分鐘。於1980年,「木星」更率先安裝上夜航系統,開創港澳高速船夜航服務。「木星」一直服務直至2013年,長期放置在香港的海洋船廠,由原已退役的「銀星」號復出替代至今。 「金星」號服務港澳航線45 年「金星」號是遠東水翼船公司在上世紀70 年代初何鴻燊先生直接由美國波音公司訂購的兩艘噴射船之一,1975年起服務港澳航線,是迄今服務港澳最長時間的高速噴射船。雖然遠東水翼船公司此後再搜購14艘同款二手船,不過已於近年退役,因此,「金星」號服務港澳航線45年的紀錄,相信以後不會被任何船隻打破。「金星」號的最後一次載客服務為2019年8月14日傍晚6時30分回港航班。退役後在海洋船廠閒置至上月中被拖出拆解。 「木星」號是全球首艘軍轉民用噴射船,1975年4月為港澳提供首次噴射船服務。(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金星」號是上世紀70年代初何鴻燊先生直接由美國波音公司訂購的兩艘噴射船之一。(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鐵星」號已本月1日拆解。(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東星」號千萬元劫案轟動一時 當年一名澳門葡籍警察策劃 「Jetfoil 噴射船保育關注組」表示,轟動一時海上劫案主角「東星」號,昨(8)日已移至宏德船廠,預料將會被拆卸。劫案發生在1995 年6 月13 日上午約11時,「東星」號由澳門出發往香港,船上共有129 名港澳乘客及載有澳門一間銀行通過護衛公司押送至香港的現金。 「東星」號開航約20 分鐘後,三名裝扮成乘客的持槍匪徒出現,一人用槍指嚇其他乘客,另外兩人進入駕駛室威嚇船長,要求將「東星」號開往淇澳島。 匪徒搶去三袋約值1,000 萬港元現金,在淇澳島附近登上接應快艇逃去,幸好「東星」號上乘客無人受傷。 掉落「大哥大」成破案線索 其中一名劫匪在行劫過程中把無線電話「大哥大」掉落在駕駛室內,成為警方破案線索。事後广东省公安廳立即成立「6.13 案」指揮中心,粵、港、澳三地警方合作偵查,在46 小時內迅速破案,在中山拘捕全部涉案五人,首腦是當年澳門一名葡籍警察,因投資失敗策劃劫案。五人其後分別被法院判以19 年半以上至死刑不等的刑罰。 由於事件罕見且轟動,在1996 年被拍成電影《東星號大劫案 The Great Jetfoil Robbery 》。「東星」號於2018 年7 月退役,退役後與「鐵星」及「東星」存放在青衣的香港船廠,至上月底拖出,面臨被拆卸。
美國拜登政府近日提出規模2.25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將搭配增稅措施以為計劃提供資金。美國財長耶倫7日公布增稅措施的細節,預計相關措施將在15年內徵收美國企業在海外的2.5萬億美元利潤稅賦,足以支應拜登提出的基建計劃,而科技巨頭如蘋果、微軟等科技企業,恐都是新稅制的適用對象。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提出規模高達2.25萬億美元的為期八年基建計劃,瞄準基礎設施、綠色能源、製造業及半導體等科技研發,部分資金來自將企業稅率自21%上調至28%,以及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提高至21%,以追討美國企業海外盈利的稅賦。評級機構穆迪分析預計,拜登的基礎建設計劃有望推動2024年美國GDP增長1.6%。儘管如此,上述提議仍引來共和黨及主要大企業強烈反對,認為更高的企業稅恐將損害跨國營運美企及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就連民主黨內部也對計劃的關鍵內容有雜音。 拜登周三(7日)在白宮表明,歡迎就企業稅問題與各方討論,並指副總統賀錦麗未來幾周將分別與兩黨討論相關議題,認為讓步是在所難免,但不能不做。據白宮消息人士指,由於反對加稅聲音眾多,政府將討論替代方案,包括把企業率調整至25%,以回應商界要求。根據估計,企業稅稅率加至28%有望帶來8,500億美元稅收,即使下調至25%仍有約5,000億美元收益。 G20有望年中敲定協議 美國財長耶倫同日公布17頁的報告,很可能成為行政和立法官員的規劃藍圖,內容包括加强稅法的審計和執行和撤銷出口優惠等。相關措施還有大公司應繳納其財務報表上,佔利潤15%的稅,預計此稅將適用於年利潤至少20億美元的公司。彭博通訊社指出,包括蘋果公司、微軟、Google母企Alphabet、臉書和英特爾公司等,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稅前收入。 該報告預計,最新的調稅計劃可望消除美企將投資轉移至海外的誘因,未來15年或回收約2.5萬億美元的美企海外利潤,足以支應拜登提出八年基建計劃。另外,耶倫5日曾表示,正與二十國集團(G20)合作,推動訂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以避免相互競爭消磨。預料7日舉行的G20財金首長會議上,耶倫將呼籲各國支持對企業獲利課徵全球統一最低稅率。據路透社取得的G20會議聲明草案顯示,G20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預期,今年中可望敲定協議,使全球企業稅率協調一致,並就對Google、亞馬遜、臉書等大型跨國網路巨擘徵稅達共識。 IMF歐盟撑拜登稅改計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多年來一直在協調全球140個國家之間的稅收磋商,重點便包括全球企業最低稅率,所以在耶倫公開呼籲後,德國、法國、日本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表示支持。 IMF財政部門負責人加斯帕7日表示,IMF一直在呼籲設定全球最低企業所得稅稅率,以終結企業所得稅逐底競爭,並指在疫情期間財富激增的企業與富豪,應有能力支付更高稅金。 歐盟官員對6月底前達成全球協議表示樂觀。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表示,歐洲對耶倫呼籲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調一致的建議表示歡迎,德國財長蕭茲更宣稱此提案是「一大突破」。 然而,仍有國家則對此提議持保留態度,例如以低稅率吸引國際投資的愛爾蘭,該國企業稅低至12.5%。愛爾蘭財長多諾霍(Paschal Donohoe)擔心全球最低稅率可能影響愛爾蘭這類較小型經濟體,並指將在OECD提出憂慮。事實上,各國要就具體稅率達成共識,也會是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