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運動走進校園

考你眼明手快 佢叫扯鈴!
18/10/2019
31368
收藏
分享

扯鈴設有團體賽,可由4至8 人參與。

扯鈴是傳統中國運動,但時至今日,依然是大受年青人歡迎。

雙人扯鈴相當考驗合作性。

扯鈴裝備相當之簡單,亦不需佔用很大場地,相當之適合在澳門發展。

不少本澳小朋友從小就開始接觸扯鈴運動。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校長李仁傑(中)及副校長歐淑君(右)十分支持學生參與扯鈴運動,認為這有助學童身心發展。

李子謙(左)及容睿希是本澳的扯鈴新秀,曾多次參與本土及海外賽事。

扯鈴運動協會理事長黃水波(後排左1)與會長胡松輝(後排左3)等,帶同多位教練及年青扯鈴運動員到校內作宣傳推廣。

提起古代運動,大家可能腦海即時會想到蹴鞠(現今的足球);但若然說到空竹,大家又是否知道是乜傢伙呢?答案就是大家都一定曾經見過或聽過,但又可能未必會接觸過的扯鈴!(採訪及拍攝:徐婉瑩及古金元)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記載,空竹已經有著超過5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民間小玩意。何解會名為空竹?當然是這種玩具正正由中空的竹筒所製成有關;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這種中國南方人稱之為扯鈴的玩意,已經由木及塑膠所取代。扯鈴除了最重要的鈴之外,當然尚有控制著鈴的兩枝棍及一條繩。

大力在本澳校園推廣

扯鈴歷史長遠,然而這項運動近年才在本澳大力作推廣,扯鈴運動協會於2013年的成立,更可說將此運動普及化及年輕化。扯鈴運動協會會長胡松輝也為他們定下了目標。「希望起碼全澳有一半學校會參與!將扯鈴推廣進入澳門的學校,從小培育。」扯鈴運動協會理事長黃水波表示,早於3年前已開始入校作大力推廣,經過多年努力,參與扯鈴運動的學生亦倍增。「現在恆常參與扯鈴運動的有幾百人,大部份是小學生至初中生。」

首次走入幼稚園示範

胡松輝及黃水波都希望帶有傳統中國文化色彩的扯鈴可以加入到學生正規的體育課程中,讓學生們有更多元化的發展。故此他們除了定期親身走到校園外,亦培訓了不少扯鈴老師,讓他們可協助在校園推廣。

扯鈴運動協會以往大多去到小學推廣,之前他們就破天荒首次走入幼稚園作示範宣傳。是次邀請他們入校表演的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校長李仁傑就表示,希望讓學生有多些興趣,幫助同學之間有更多話題,與朋友更親近。「我不希望學生們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看電視、打機和上網。」

訓練小朋友身體協調

扯鈴不單可讓小朋友認識到中國傳統運動,另一大益處當然是可訓練手眼協調。「可能你看到很多表演需要很多手眼動作,這有助訓練小朋友身體協調及使用身體的能力。」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扯鈴比賽,於本澳就主要有兩項賽事,分別是5月舉行的校際賽及12月舉行的速度賽。比賽除單、雙人項目外,團體賽更可有多至4至8人參與,考驗參賽者的動作變化及創造性,更考驗合作性。

年青人一試便著了迷

李子謙及容睿希就是在扯鈴運動協會培訓下的本地新秀,兩人雖然都只是十多歲,但已累積了不少比賽及演出經驗。「以前看到校內的團體表演,覺得很厲害,繼而玩扯鈴,自己亦曾經到過內地和台灣比賽,雖沒有爭取到任何名次,但也非常之享受。」年僅16 歲的容睿希說。

與容睿希同校的李子謙年紀只有14歲,他認為,扯鈴可為他帶來成功感,儘管技術比不上外地不少高手,但仍會努力練習,期待可出外參與更多的比賽。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