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限制發泡膠盒入口

餐廳:環保飯盒澳門難求
31/07/2020
46849
收藏
分享

高小姐早前引入紙吸管代替市面上的膠吸管「試吓水溫」,大部分顧客均接受,響應環保。(古金元攝)

外賣業界指本澳環保飯盒難求,多採用發泡膠盒或半透明膠盒,環保局初步考慮將限制發泡膠飯盒入口,以達至源頭減廢的目的。(鍾佩欣攝)

經營茶餐廳的高小姐對外賣餐具的材質非常重視,她直言:「現時暫未找到一款合適。」(古金元攝)

餐具供應商鄒俊佳認為本澳已有足夠代替品完全取代發泡膠盒,退場不會有太大問題。(劉志衡攝)

外賣店負責人林先生期望政府可助力引入更多環保餐具,在源頭上以代替方式減少對地球的污染。(古金元攝)

簡稱「膠袋徵費」的《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於去年(2019年)11月18日生效至今已八個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留意到不少居民以環保袋代替膠袋,認同膠袋徵費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計劃是會處理發泡膠飯盒及一次性使用筷子,可能亦是徵費。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則表示,初步考慮以發泡膠飯盒為切入點,以限制入口方式實行,達至源頭減廢目的。不過,有外賣飯盒供應商向本報表示,其發泡膠飯盒訂購量總數的2%,而本報向環保局查詢本澳每年有多少發泡膠飯盒進口及佔外賣盒類數量時,竟著本報向相關職能部門查詢,疑似有「射波」予其他部門之嫌。

澳門每年消耗多少個發泡膠飯盒?環保局未有統計數據,但經營外帶用品餐具逾半世紀的餐具供應商負責人鄒俊佳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其商號平均每月售出約80萬至100萬個餐盒,當中發泡膠飯盒約佔2%。若以飯盒月銷量100萬個計算,每月售出發泡膠飯盒約20,000個。

供應少 環保飯盒難求

本澳外賣普遍採用發泡膠盒或半透明膠盒,甚少採用環保飯盒,主要是供應量少。在本澳經營兩間茶餐廳的高小姐一直注重環保,主打熱飯及湯麵,兩間店舖平均每日約有400宗外賣,對於用作裝載食品的外賣餐具有一定要求,包括需符合「保溫、防漏、耐熱」三方面,而這個問題令到想響應環保的高小姐十分「頭痛」,早前向各供應商查詢環保餐具的資料,發現澳門沒有太多選擇,且材質未達要求,只能使用最基本的「半透明膠盒」款式。

高小姐早前引入紙吸管代替市面普遍採用的膠吸管「試吓水溫」,作為「減塑」第一步,但紙吸管亦有弊端,「紙吸管浸在飲料內,很快就會變軟」,但她說,不過,大部分顧客都響應環保,接受及理解使用紙吸管,並笑言:「其實只係篤檸檬會冇咁方便」。

冀政府引入更多環保餐具

即棄餐具外賣店需求大,出售每一款產品都關乎飯盒、餐具、飲品杯等。經營外賣店的林先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一直都期望可選用紙製環保飯盒,以減少對地球污染,但同樣面對材質問題,「喺澳門搵唔到」。其外賣店平均每日賣出近170個飯盒及30杯飲品,意味每日有近200個塑膠產品送往焚化爐。林先生表示,過去一年多次於澳門各區尋找環保外賣飯盒,直至兩個月前透過供應商在外訂購,才找到一個「全覆蓋」防漏的外賣湯碗。

林先生稱,隨著「車手」配送時的移動及以「層層壘」方式擺放,防漏要求更高。他曾聯絡數間供應商,他們直言沒有環保餐具存貨,他引述供應商稱:「除非是為你而做,需要大量訂造,他們才會開機製造,但價錢會比膠盒貴,一個膠盒0.8元,紙飯盒則需1.3元。」現時市面上飯盒供應商提供約十款外賣飯盒及兩款紙造餐盒,林先生笑言:「期望政府可引入更多環保餐具,在源頭上減少地球污染。」

發泡膠分解要一萬年

限制發泡膠飯盒入口,是環保局源頭減廢「限塑」下一個方案。本澳外賣市場主要有半透明膠盒、紙造、甘蔗渣造、錫紙鋁箔及發泡膠等,在成本上,以發泡膠最划算,約0.3元一個,半透明膠盒約一元,最昂貴則是甘蔗渣質料,約二元一個。發泡膠飯盒價錢便宜且隔熱防燙,食肆普遍使用。

根據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發泡膠分解時間長達一萬年,而破碎或細小的發泡膠粒流入海洋,被海鳥、魚類、海龜誤當食物;焚燒發泡膠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有毒氣體,當中包括一氧化碳及氰化氫。

餐具供應商鄒俊佳稱,市民在市面普遍見到的「半透明膠盒」佔其商號銷售最大比率,約佔60至70%,其次是甘蔗渣造環保飯盒,約佔10%、紙造飯盒佔2%。鄒俊佳拿著甘蔗渣造外賣飯盒稱:「這是100%全降解產品,可承受200度高溫,如果埋在泥土,三個月就可以變成泥土一部分」,但缺點是滲漏,未完全可代替半透明膠盒。他指出,環保餐具現階段較少食肆選用,導致價錢較高,「如果可以廣泛推廣,市民及用家都接受,相信有一定下調空間。」

鄒俊佳完全認同政府限制發泡膠餐具入口,他直言:「澳門已有足夠代替品完全取代發泡膠,退場不是太大問題。」未來政府應更進一步思考限制其他塑膠類餐具入口。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