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功績
31/08/2020
28520
收藏
分享
安倍的功績
安倍的功績

續執政近八年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宣布因身體原因將請辭首相一職。外界雖早已查覺他的異樣,消息一出仍感震撼。安倍晉三在2012年二次拜相,肩負起重建日本、振興經濟的重任。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京奧運被迫延期,社交隔離措施令經濟增長出現大幅下滑,讓「安倍經濟學」的成效一夜歸零。沒能完成修憲,經濟沒有起色都是事實,但要說安倍二度執政是「失敗收場」,或也有失公允。

對任何一位執政者來說,安倍近八年的任期無疑是艱難的,內政上要面對高齡化社會的難題、長期的經濟萎縮、「3.11大地震」後的重建,今年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關係上則要在中美角力的夾縫中求取平衡,在對朝對韓及對俄羅斯的關係上尋求突破。甚至必須處理天皇生前退位這樣史無前例的任務,帶領日本由「平成」走向「令和」。可以說沒有一項任務不艱鉅。

其中最常被人討論的,就是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措施。2012年後,為了讓日本擺脫通貨緊縮,安倍推出「大膽的金融政策」,無限量的寬鬆貨幣政策,令日圓大幅貶值,接著降低公司稅,在更多領域開放外資,調升消費稅彌補社會福利措施的財政缺口,加上成功申奧帶來的大量建設,安倍確實成功刺激長期低迷的日本經濟。

2012年以來,日本財政收入增加萬億日圓,日經指數創27年來新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回到「正數」,經濟增長率雖然仍然讓人「無感」,但受惠於貨幣政策,企業利潤增加,連帶的就業率、居民收入都相對提高,民眾對安倍的表現基本上是「有感的」,這是為甚麼安倍能夠長期執政,且能維持較高民意支持度的原因。

不過,安倍始終沒能解決政府財政開支過高的問題,在結構性改革上落實不到位,包括推動女性就業、化解官僚體制的繁文縟節等等改革都令人失望,過度依賴刺激措施的結果,就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不堪一擊。今年第二季度,日本GDP按年負增長27.8%,創下二戰後最差的紀錄,這或許也是讓安倍灰心求去的原因之一。

圍繞安倍的爭議很多,不少人取笑安倍,說他缺乏領袖魅力,在內政、外交上都缺乏明顯突破,在對美、對中經常態度軟弱,而他的修憲目標也被批評過於危險,像是為父祖輩「平反」。作為日本第一位戰後出生的首相,安倍施政的路線與方向是具有開創性與使命感的。面對「3.11大地震」後的日本,安倍想像的不僅是重建,也是國家的正常化。他提出「外交總決算」,希望將戰後的對外關係總結釐清,擺脫戰後體制;他提出修憲目標,希望將自衛隊納入憲法,讓日本重新成為「正常的國家」。僅管政績只能說是功敗垂成,但安倍晉三的施政方針與理念,已經為國民重新建立起信心。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