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偉業】《黃河大合唱》傳頌千篇

澳門漁家出生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9/06/2021
88481
收藏
分享

冼星海與妻子錢韻玲合照。(張庚睿攝)

冼星海護照上填有澳門二字。(紅圈示)(張庚睿攝)

冼星海去世後,毛澤東題字「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張庚睿攝)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嘯!黃河在咆嘯!」這首《保衛黃河》是《黃河大合唱》中慷慨激昂的篇章,在80多年前那個堅苦卓絕的歲月中,感動了億萬中國人為民族解放而戰鬥,創作《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便是澳門人耳熟能詳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座落在俾利喇街的「冼星海紀念館」,每天吸引不少市民與旅客前往瞻仰「人民音樂家」的奮鬥生平與革命精神,冼星海的故事是中國人用盡力量抗日救亡的奮鬥故事,不但象徵了一個貧苦出生的音樂家的奮鬥故事,也訴說了澳門與祖國緊密相連的紅色記憶,印刻了百年傳承的中國夢最初開始的地方。

冼星海大馬路側設有「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銅像。 (張庚睿攝)

時近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本報記者採訪文化局文博廳職員蕭潔銘了解冼星海動人一生。冼星海生於1905年,曾用名黃訓、孔寧,是中國知名作曲家,祖籍廣東番禺。冼星海生於澳門一個貧苦漁民家庭,出生時父親已去世,寄居於外祖父家,生活刻苦。七歲隨母親到新加坡,靠母親做傭工維生,冼星海則在華僑開辦的中小學讀書。

1920年,冼星海以優秀華僑學生被嶺南大學招收到廣州,半工讀六年,他酷愛音樂,期間參加學校樂隊,演奏小提琴和單簧管,並擔任過指揮。1926年到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練習小提琴,同時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管理員以維持生活。 1928年夏到上海,冼星海入讀國立音樂學院學小提琴,結識了田漢等人。1929年冬,從上海到巴黎學習音樂,師從提琴家保羅.奥別多菲爾學習小提琴,及跟隨作曲家保羅.迪卡斯等習學理論作曲。

遠赴巴黎學習音樂

1935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迪卡斯的高級作曲班學作曲。在法國期間,他創作了《風》和《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作品。其後冼星海回到上海,參加歌曲作者協會等進步音樂組織,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並先後在百代唱片公司和新華影業公司擔任配音和作曲。這時期他創作的救亡歌曲和進步的電影音樂有《救國軍歌》、《夜半歌聲》、《熱血》、《拉犁歌》、《青年進行曲》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10月到武漢,翌年春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與張曙共同負責抗戰音樂工作,創作了《保衛盧溝橋》、《祖國的孩子們》、《遊擊軍歌》、《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與妻共赴延安

1938年冼星海與新婚不久的妻子錢韻玲(共產黨學者錢亦石女兒),一同前往延安。期間冼星海創作知名作品《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39年,冼星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二年赴蘇聯學習、工作。在蘇聯期間,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並編寫《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論文,共發表35篇。由於他對將音樂用作革命所作的探索,獲得了「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1945年10月, 冼星海病逝於蘇聯首都莫斯科,一直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直至1983年,蘇中友好協會將其骨灰移交中國,由中國駐蘇聯大使館護送回北京,後安葬於廣州市番禺縣縣城。1985 年,移至麓湖公園。同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麓湖公園內修建「星海園」,建成冼星海墓。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