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科技難準確預測暴雨

羅立文:唔係氣象局偷懶
12/07/2021
21317
收藏
分享
羅立文:唔係氣象局偷懶
羅立文:唔係氣象局偷懶
羅立文:唔係氣象局偷懶

羅立文直言,市民近日對當局預報的反應不夠理性。(梁佩茵攝)

氣象局局長梁永權 稱,本澳面積小,但降雨分布卻有很大的差異。(梁佩茵攝)

上月多場暴雨襲澳,社會上不少意見批評氣象局預測不夠準確及時,令家長及學生在暴雨狼狽出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氣象局局長梁永權和副局長鄧耀民到立法會,向議員介紹本澳的惡劣天氣預報。羅立文直言,市民近日對當局預報的反應不夠理性,「係到嘈生哂!」他強調,預測不準確並非氣象局偷懶,而是現有科技亦未能百分百準確預測雨量、時間和地點。羅立文指,本澳發布的暴雨訊息與鄰近地區有很大分別,本澳為「預報」,鄰近地區為「實報」。

氣象局局長梁永權介紹時稱,全球暖化問題澳門也不能獨善其身,本澳近年受極端天氣影響,今年6月的降雨量也屬驚人,單是今年6月1日的423.4毫米的降雨量經已是單日歷年之冠,該日的降雨量亦是過去6月整個月降雨量的總和,此外,今年6月1日及6月28日的每小時降雨量亦分別為歷年最多的第二及第三位。

本澳降雨分布差異大

梁永權稱,本澳面積小,但降雨分布卻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媽閣與氹仔同時間的降雨量可相差達10毫米,媽閣至外港碼頭的降雨量也能相差逾20毫米,以6月28日為例,北區累積降雨量為116.4毫米,路環卻僅14.4毫米,分布極不均勻,反映預測相當困難。他強調並不是當局忽視預測,而是總有一些難題對現今科學而言較難掌握,且現今可以準確預測降雨的科技手段亦有限,且鄰近地區是「實報」,當到達一定雨量時則發布警告信號,本澳為「預報」,這也是市民對當局預測有落差的主因。

當局預測壓力比以往大

會上不少議員認同當局的解說,同時建議氣象局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優化機制,令家長及學生在惡劣天氣下上學時減少不便。羅立文稱,當局有一直與其他部門溝通。他明言,「而家要便民!」,現時當局作預測的壓力比以往大,惟暴雨的確較難預測,氣象局的職責只能「盡量」做好預測。至於不同部門有各自的判斷,他不評論其他部門的工作。

他又提及,早前在 2021財政年度第一季投資預算 (PIDDA) 執行報告中,剔除建造氣象局激光雷達實驗室,是因為經詢問報價後,當局認為價錢太貴並不合理,所以沒有增購。

當局呼籲重視「黃雨」

梁永權補充稱,當本澳遇上極端天氣時,可作預測的時間太少,去年當局修訂暴雨警告時增加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他又指,降雨量20毫米至40毫米也屬黃雨,冀市民不要輕視,當局未來也會加強宣傳黃雨的重要性。他又指,氣象局除了則重於準確性,亦要加強合時性及豐富性,他稱明白市民對氣象局要求有所提高,很多資訊過往未必會發布,但現時會逐漸豐富發布的內容,即使準確性低,但希望市民能及早掌握更多信息。 (編輯:梁佩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