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歐美三學者同享殊榮
06/10/2022
12709
收藏
分享
歐美三學者同享殊榮
歐美三學者同享殊榮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化學家貝爾托西、丹麥化學家梅爾達爾及美國化學家夏普萊斯。 (美聯社圖片)

夏普萊斯在上海工作期間,與學生一同慶生。 (網絡圖片)

諾貝爾化學獎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56歲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68歲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及81歲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共同獲獎,表彰三人在研發「點擊化學」與「生物正交性化學」領域的貢獻。這兩個領域對於生物細胞研究、醫藥研究都有重大的貢獻。三位得主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38萬澳門元)獎金。

長期以來,化學家們一直渴望構建出愈來愈複雜的分子。在藥學研究領域,這通常涉及到對具有藥用性質的天然分子進行人工再造。科學家們殫精竭慮地研究催生出很多令人驚嘆的分子結構,但構建過程耗時長,且生產成本很高。而今年的化學獎,則有關「令困難的過程變得容易」。

其中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與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為「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奠定基礎,利用該方法,構建分子的模塊可以像Click的發音一樣,快速有效地耦合在一起。貝爾托西則將「點擊化學」帶入一個新維度,並將其應用於生物體上,發展出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技術現在正在全球範圍內用於探索細胞和生物反應過程的追蹤,「通過使用生物正交反應,研究人員改進了癌症藥物的靶向性,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進行測試」。

夏普萊斯二度獲此殊榮

值得一提的是,貝爾托西是歷來第八位化學獎女性得主,她在加州深夜接受採訪時稱:「當我知道自己得獎時,我完全驚呆了,坐在那裡幾乎無法呼吸。」

夏普萊斯則在2001年,就已經因不對稱催化氧化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與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和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共享諾貝爾化學獎,他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五位達此成就的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大為透露,夏普萊斯還是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兼職教授,新冠疫情前經常來中國講課。

據悉,夏普萊斯2016年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簽約設立實驗室,每年至少有一個月時間會在上海工作。而相關合作,是夏普萊斯主動提出。這是因為上海有機所有著世界化學界數一數二的氟化學研究力量,而發展點擊化學正需要含氟化合物。「上海是一座頗具魅力的城市,尤其適合開展化學研究。」夏普萊斯覺得,在上海幾乎可以買到所有需要的科研設備和試劑,做起研究來得心應手,「美國實驗室需要的試劑還要來中國購買,否則實驗就要停頓下來」。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