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報道,中國量子科技再迎重要突破。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發布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該系統支持500個以上量子比特運算,標誌著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邁入可複製、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階段,為實現百比特級量子計算機的量產奠定產業化基礎。
據介紹,「本源天機4.0」由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領銜研製,是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測控平台的代表性成果,其性能在前代基礎上實現全面升級。量子計算測控系統被喻為量子計算機的「神經中樞」,負責產生與控制精密信號、精確讀取量子芯片資訊。「本源天機4.0」不僅具備更高的擴展性與集成度,還在性能穩定性與自動化水平上取得重大進展,顯著提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效率與系統可靠性。
該系統配備四大核心軟件,涵蓋從測控管理到操作系統接口的完整鏈路,包括: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服務端管理軟件Naga&Venus、超導量子比特底層操控軟件Monster、量子芯片調控分析應用軟件Visage,以及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連接軟件Storm。其中,Visage被譽為顛覆傳統的創新成果,實現了量子芯片的圖形化調控與智能分析,顯著提高調試效率與準確性。
中控智慧大腦
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發團隊負責人孔偉成形容,Visage如同一個可視化的「中控智慧大腦」,能快速感知量子比特的「生命體徵」,並自動執行精準的控制與調校,大幅縮短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交付週期,進一步推進量子技術工程化應用。
中心主任、也是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的郭國平表示,第三代系統「本源天機3.0」已應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自上線以來,已為來自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600萬人次完成38萬餘次量子計算任務,在金融風險分析、生物醫藥模擬與流體動力學等領域展現應用潛力。
本次推出的「本源天機4.0」不僅是中國量子科技的一次跨越,也代表中國量子計算機邁向規模化、產業化的重要一步,預示著未來可望在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中實現高性能量子運算的廣泛落地。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