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出現大逆轉,在中美兩國於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新一輪高層經貿會談後,雙方於12日正式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內容,雙方一致同意大幅下調自4月以來互相加徵的懲罰性關稅,並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雙邊經貿關係帶來突破性進展。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表示,會談成效顯著,為後續深化合作、弭平分歧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華社圖片)
美國財長貝森特稱,美中雙方在會談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美聯社圖片)
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大幅下調加徵的關稅,為期90天。美方將修 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依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而美國4月8日、4月9日對中國增加的報復式關稅直接取消。
聲明未提芬太尼關稅
聯合聲明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收取145%高額關稅,當中20%是因應芬太尼議題而收取的關稅,其餘為特朗普4月以來對等關稅後行動。最新聲明沒有更改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這意味著美對華關稅從145%降至30%。
另一方面,中方將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四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並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五號和第六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同時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也就是將對美加徵關稅由125%降至10%。但中方針對芬太尼關稅的兩次反制措施均在4月2日前實施,而且這兩項反制基本覆蓋了美國對華的主要輸出商品,關稅加徵幅度為10%至15%,所以真正的比較方式應該是 「美方對華仍保留 30% 的關稅加徵,而中方對美方保留 20%至25% 的關稅加徵」,大體基本是對等的。
同時,雙方亦宣布建立經貿磋商常態化機制,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擔任牽頭人,未來將持續透過雙邊或第三方地點就經貿議題進行磋商。
何立峰:奠定合作基礎
何立峰於11日晚在中方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雙方能在此背景下進行坦誠、深入、具建設性的對話,本身即釋出正面訊號。他強調,中美雙方此次會談取得實質進展,為未來合作奠定了基礎。中方將持續以務實態度推進後續溝通,深化互利合作,管控分歧,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推動經貿關係實現新發展。
貝森特:分歧小於預期
美方牽頭人之一貝森特在會後亦表示,此次磋商「富有成果」,美中雙方展現高度效率,取得重大進展。他強調,總統特朗普已於會談首日聽取簡報並充分掌握情況,並表達高度關注。貝森特並感謝瑞士政府提供會談便利。
貝森特與格里爾隨後在美國白宮網站發表聯合談話。格里爾指出,美方相信這次協議有助於解決美國高達1.2萬億美元的對華貿易逆差,將推動產業鏈穩定及美國國內經濟復甦。
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美中兩國在日內瓦舉行了「非常好」的會談,雙方就「全面重啟」中美經貿關係進行了實質性討論,並討論多項重要事宜。他強調,美中應為雙方利益推進開放合作,並希望中國進一步向美企開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