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轉型推動儲能需求飆升 

中國企業加速擴展海外市場
22/05/2025
4391
收藏
分享
中國企業加速擴展海外市場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快,海外對儲能系統的需求快速上升,推動中國儲能企業加速布局國際市場。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下稱「儲能聯盟」)5月16日發布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簽署的海外儲能訂單規模已接近100吉瓦時,按年暴增756.72%,約為2024年全年訂單總量的三分之二,顯示「出海」已成為中國儲能產業的新熱潮。

從地區分布來看,中國企業海外訂單主要集中在電力市場成熟、需求旺盛的地區,包括澳洲、歐洲、中東與北美。阿特斯儲能今年2月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基金(CIP)旗下基金簽訂合約,將為南澳大利亞Summerfield項目提供240兆瓦/960兆瓦時儲能系統;比亞迪儲能則與沙特電力簽下全球規模最大的電網側儲能項目,儲能容量達12.5吉瓦時,與原有並網的2.6吉瓦時項目合併後,雙方合作總量已達15.1吉瓦時。

同月,南都電源與一家埃及企業簽訂供貨合同,為其位於希臘的儲能項目提供50兆瓦/123兆瓦時的系統,並承諾提供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運維服務。除鋰離子電池系統外,兆瓦級長時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也逐步出口歐洲市場。由中和儲能開發的液流儲能產品已於今年2月交付歐洲重點項目,並與歐洲能源集團簽訂戰略協議,2025年訂單預期超過300兆瓦時。

《財新》引述一名中國儲能企業的海外銷售人士指出,今年希臘、羅馬尼亞、匈牙利等中東歐市場表現好於預期,西班牙4月底曾發生大規模停電,也刺激了當地對儲能解決方案的關注。不過他也提醒,目前部分企業簽署的僅為「合作意向書」,並無法律約束力,實際交付與訂單數據存在差距,需關注後續落地進展。他表示,有些上市公司會選擇在業績壓力較大時,藉由公布合作框架協議來提振市場信心,這在產業中並不罕見。

出口成本承壓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發布新一輪加徵關稅政策,一度使中國儲能企業對美輸出面臨成本壓力,導致部分在建項目進度放緩。不過,5月13日中美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後,雙向宣布調降關稅,針對中國對美出口的鋰電池產品,關稅稅率從高達173.4%下調至58.4%,非車用鋰電池的關稅也從156%降至40.9%,為中國企業打開了重新進軍美國市場的機會。

伊維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向《財新》表示,鑑於特朗普政策變動頻繁,企業普遍預期關稅下調可能為期不長,許多買家選擇「搶購」,推動第二與第三季度中國對美鋰電池出口有望出現明顯增長。他補充,這波搶購潮可能主要集中於固定儲能領域,尤其是用於住宅和商業樓宇備用能源的非車用電池。

據儲能聯盟統計,截至5月,中儲科技、楚能新能源、天合儲能、蜂巢能源、贏科數能等中國企業已累計簽下超過10吉瓦時的海外儲能大單,訂單來自土耳其、澳大利亞、英國與美國等國。多家企業亦同步布局當地服務網絡,提升售後效率與品牌形象。

儘管短期內存在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性,但中國儲能企業的技術成熟度與成本優勢仍被國際市場廣泛接受。隨著更多國家加快電力結構轉型與減碳目標推進,海外儲能市場預計仍將維持強勁需求,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出口的新高地。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