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正策劃於8月間在新口岸舉辦結合美食和文創集市等元素的社區活動,以活化區域經濟。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德勝、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溥森在區內進行實地調研及聆聽居民與商戶的意見,呼籲當局盡快公布相關計劃,並加強宣傳溝通,方便區內居民及商戶早作準備。政府計劃正策劃於8月間在新口岸舉辦結合美食和文創集市等元素的社區活動,以活化區域經濟。 (資料圖片)
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德勝、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溥森籲當局盡早公佈新口岸社區活動計劃。(受訪者提供圖片)
陳德勝表示,新口岸區11間博彩娛樂衛星場將於今年年底結業,涉及約5600名本地僱員就業安置,及周邊320家依附衛星場生存的實體商戶、近500名員工生計。樂見政府採取措施扶持中小企,活化歷史片區,只是現時以「社區商圈」為定位,透過各種辦法刺激新口岸經濟的整個「集市」計劃不見資料公開,亦不見正式公開諮詢,擔心在實踐中因街頭擺賣和路邊表演觸發矛盾,影響社區和諧。
陳德勝指出區內居民及商戶的疑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新口岸雖非全步行區,但「旺中帶靜」,集市若形成沿街攤檔及夜經濟,可能導致道路阻塞,嘈雜聲浪干擾周邊住戶休息學習。其二,區域內商戶因一直依附衛星場人流,至今不少形成高端品牌店,露天市集的廉價攤檔若遮擋門店,可能影響高端客群光顧。其三,市集常態化或導致門店租金下跌,使仍在供樓的商戶面臨「抵押品價值與租金收入脫節」問題,可能引發銀行貸款追收,令經商戶營雪上加霜。
籲完善基建設施引客入區
陳德勝表示,為吸引人流入區,建議政府進一步做好區內的基礎建設工作,運用輕軌「橫琴線」開通的有利條件,在區內建設有上蓋、有照明的人行天橋,把永利、星際、凱旋門、美高梅等各博彩娛樂點連接起來,既引導高端消費人流入區,也可利用人行天橋的橋面風雨無阻地舉辦各類集市。
而陳溥森認同政府現時以「社區商圈」和開發社區人文文化作為援助中小企、活化歷史片區的發展定位,部署包括新口岸在內的6大片區活化工作。他認為當局在計劃推行前宜實行兩手抓,一方面挖掘金蓮花廣場、東望洋燈塔等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宣傳澳門發展與中葡友誼故事,講好澳門故事,增強區域吸引力;另一方面,做好社區現狀調查研究工作,實事求是地向區內的居民和商戶進行細緻的項目宣講與溝通,爭取達成共識,以減少推行阻力,共同促進社區經濟民生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