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8日舉行的「數據峰會2025」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正積極推動金融數位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並藉由數據力量,加速銀行業及商貿業的數位轉型。他強調,數據驅動將成為未來金融生態的核心支撐,香港在相關基建領域已邁出重要步伐。
余偉文指出,中小企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基石,佔全港企業總數的98%,其中約40%從事進出口及批發零售業。他表示:「讓中小企業更便捷、更快速、更低成本地獲得銀行融資,對推動香港商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香港金管局近年大力推動「以數據為核心」的金融科技策略,透過優化數據基礎設施,使銀行能更準確地評估企業信用及還款能力,逐步建立以數據驅動的貸款審批流程。余偉文認為,這不僅優化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也有助於為中小企量身打造靈活多元的融資方案。
他並指出,完善的數據基建亦能協助企業即時收集與分析數據,更有效預測市場需求、制定營運策略,並提前調整供應鏈配置,增強市場應變能力與競爭力。
促進貿易自動化即時化
目前,金管局正與香港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緊密合作,推動「商業數據通」(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CDI)及「授權數據交換閘」的建設,並將銜接預計於明年上線的「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服務。屆時,企業可授權參與銀行調閱其報關資料,以促進貿易融資的自動化與即時化。
「商業數據通」自2022年10月推出以來,已成為香港金融數據流通的重要基礎平台。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26間銀行及17個數據提供方接入CDI,協助完成超過61,000宗貸款申請,批出信貸總額預估達501億港元。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指出,目前香港數據資源仍呈碎片化狀態,金融機構與企業在存取與整合數據時面臨困難。他希望CDI可實現「一點接入」,讓數據提供方與使用者能更高效、便捷地交換資料。他補充,目前香港公司註冊處、土地註冊處已接入CDI,未來還將納入「海關一站通」等政府平台,進一步豐富數據來源。
余偉文總結指出,香港必須把握金融科技發展的契機,推動多方協作,建構安全、可信、效率高的數據流通體系,真正實現數據賦能中小企業。他呼籲業界共同參與數位轉型進程,合力打造具競爭力的數位金融生態圈,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