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料極端天氣風險增加

今年或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襲澳
07/08/2025
8843
收藏
分享
今年或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襲澳
今年或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襲澳

中區社諮會昨(6)日舉行本年度第八次平常會議,多名委員關注颱風應對措施。副召集人裴承賢與委員陳曉婷會後引述稱,氣象局預計今(2025)年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影響澳門,極端天氣風險增加。政府跨部門將積極採取應對極端天氣措施,包括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天氣,先定性後定量發佈信息,以便公眾和各行業提前準備,與跨部門提前合作應對熱帶氣旋等工作。氣象局預計今年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影響澳門,極端天氣風險增加。(市政署圖片)有中區社諮會委員提出,研究八號風球下開放使用澳門大橋。 (資料圖片)

裴承賢引述氣象局代表會上指出,全球暖化下,澳門近年遭受熱帶氣旋、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影響,頻次較高。據統計,當局近九年已發出五次十號風球,高於歷史同期。降雨方面,2021年6月1日出現破紀錄暴雨;年平均氣溫不斷創新高。

為應對極端天氣,氣象局將採取以下措施:包括優化監測與技術,增加氣象監測站點,優化監測網絡;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引入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天氣分析、預報及預警能力。

為便利跨境人士,今年推出珠澳氣象預警專業服務,珠澳各主要口岸顯示屏會顯示澳門重要氣象警告,方便跨境市民和旅客掌握兩地最新氣象預警。

政府四方面部署應對

陳曉婷提到,當局做好四方面部署。一是不斷創新預報技術:使用人工智能改善暴雨臨近預報能力;結合熱帶氣旋統計和集合式預報計算風險矩陣,為相關預警信號發佈提供科學支持。

二是強化內外聯通:與國家氣象局、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召開四地天氣專題會商,加強重大天氣分析研判;建立熱帶氣旋跨部門視像會商機制,非常高效,提升政府跨部門溝通協作效率。

三是預警信息發佈優化:採用先定性後定量的發佈方式;加強天氣警告前的事前提示;擴展預警信息發佈渠道如官方網頁、微信、Instagram、APP、新聞局消息平台等,將第一手資訊傳遞開去。

四是科普教育方面,利用新媒體平台發佈預告、科普資訊,提供視像化服務;以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為平台舉辦科普活動,增強公眾氣象知識和防災減災能力,去年參與近8,800人次。

委員黃淑筠提出開發無障礙智能預警系統,為視障、聽障人士配備專用警報設備,並在社區構建全方位的災害預警網絡。亦有委員分別關注中區增設避險中心,以及八號風球下澳門大橋的開放使用研究等。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