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再破紀錄吸港股

AH股溢價收窄至逾6年低
18/08/2025
5618
收藏
分享
AH股溢價收窄至逾6年低
AH股溢價收窄至逾6年低

港股上周在連續兩日回吐後,上周五(8 月16日)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港股通」北水淨流入,單日吸資達358.76億元,刷新今年4月9日創下的355.86億元紀錄,也是今年第三度打破單日淨買紀錄,推動港股全日成交額重上3,000 億元大關。自7月底以來,北水年內累計淨流入規模反覆突破2014年「港股通」開通以來的年度紀錄,最新已達9,389.21億元。上周五港股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 港股通 」北水淨流入。 (網絡圖片)摩通預計,AH股溢價或在2026年 至2027年間完全消失。 (網絡圖片)

在北水強勢南下帶動下,反映A股與H股估值差距的「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周五跌至122.59點,為2019年5月以來低位,意味指數內A股平均較H股溢價降至22.6%。該指數年初至今累跌15.5%,溢價持續收窄。摩根大通預計,AH股溢價未來將進一步收窄,甚至在2026年至2027年間完全消失。

北水重倉ETF與龍頭科技股

數據顯示,周五盈富基金獲北水淨買入127.88億元,恒生中國企業ETF(2828.HK)吸資53.56億元,兩者合計已佔當日北水總流入的一半。大型科技股亦受追捧,騰訊淨流入14.1億元、美團吸資12.5億元。

摩通指出,除北水流向外,H股高於A股的股息率、港元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下跌、南向資金成交額佔港股總成交比例升至28%(去年為18%)等因素,也助推H股吸引力上升。從板塊來看,過去一季最受北水青睞並跑贏大市的H股板塊包括內銀、醫藥及生物科技,以及非銀金融。

A股溢價長年存在

目前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涵蓋105間兩地上市公司,除少數如寧德時代等A股長期折讓外,絕大部分A股股價長期高於其H股。摩通分析,影響溢價的因素除資金流外,還包括企業盈利增長動力、兩地市場結構、交易成本差異,以及港股量化交易不活躍等。

大市方面,恒指上周五低開近200點,早段一度急挫351點至25,167點,午後走勢持平,最終收報25,270點,跌249點(0.98%)。夜期最新報25,194點,跌41點,低水76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25,262點,較港股收市低8點。國指收跌89點至9,039點,科指跌32點至5,543點。主板成交額達3,126億元,為本月以來最高。

A股方面,滬指收報3,696點,升30點(0.82%),創2021年9月以來新高;深成指升183點(1.6%)至11,634點,創2023年4月新高,兩市成交額達2.24萬億元人民幣。

按周計,港股三大指數與滬深兩市均連升兩周,恒指累升411點(1.65%)、國指升143點(1.6%)、科指升82點(1.5%);滬指升61點(1.7%)、深成指升506點(4.6%),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周升幅。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