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及九月十一日上午八時,第一組澳門民聯協進會受託人陳明金,候選人宋碧琪、李良汪、陳禮祺、呂思穎等一行,走訪黑沙環、望廈、水塘一帶及氹仔社區,聆聽居民與商戶對各項政策措施和社區建設的意見,並向居民介紹團隊參選政綱。
有居民反映,本澳物價逐年上漲,但薪酬水平卻未有按步調升,生活壓力持續加大,特區政府近年雖然先後推出多次消費獎賞計劃,卻對紓緩生活綱性開支的作用不大,期望當局能推出其他有效措施,減緩經濟負擔。此外,有氹仔居民指出,氹仔區近年人口迅速增長,在市政建設及公共設施方面產生不同類型的訴求,包括興建更多公園、休憩區以及社會設施等,期望當局能善用未有發展用的途土地,為居民創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應對社會發展及人口增長所需。
民聯團隊指出,物價升幅關乎社會大眾的生活開支,倘不斷上升,對基層家庭或依靠政府福利作為主要收入的長者,將構成持續影響。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七月份本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O點一二,按月上升百分之O點一一;截止今年七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百分之O點二八。雖然特區政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當中,提及“定期巡查掌握民生必需品庫存及供應變化、跟進車用油品及石油氣價格變動情況,以及收集多類民生食用品及燃油產品的價格和優惠資訊”等內容,但物價的公開透明,只是讓消費者可以更清晰本澳物價情況的一環,關鍵還是制定有效措施及支援方案,真正紓緩居民的生活及經濟壓力。
民聯團隊建議當局持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動,倘物價升幅持續擴大甚至出現不合理情況,必須按照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啟動價格調查機制,釐清價格形成及其合理性,落實政府依法監督的權力,並促請相關部門制訂預案,以實際行動保障居民合理消費權益。同時,呼籲當局制訂預案,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援,減低物價不斷上漲對相關群體生活造成的經濟負擔,紓解民困。
此外,該團隊認為,不少在職人士既要應付職場方面的就業壓力,同時還需肩負家庭方面的經濟重擔,壓力不能忽視。建議特區政府重新考慮推出更多惠民紓困的措施,包括參考二O二O及二O二一年做法,調升居民職業稅退稅百分比及上限,以減輕在職僱員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從個人至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盤活整體經濟,惠及更廣大民眾。
就居民對於增加社區設施方面的訴求,該團隊建議特區政府善用現有土地資源,主動透過跨部門協調,有效利用未有明確規劃的土地,尤其應在現時土地儲備中再撥出一定比例作為公共設施之用,讓相關土地資源能為居民優化生活環境,提升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