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爸爸上車了?

傳蘋果擬入股英特爾
25/09/2025
5405
收藏
分享
傳蘋果擬入股英特爾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近月動作頻頻,繼美國政府、軟銀(SoftBank)與英偉達(Nvidia)相繼入股後,再傳與蘋果(Apple)洽談投資事宜,市場對「美國半導體國家隊」的想像再度升溫。儘管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但消息已刺激股價再度勁揚,投資人信心短線回溫。

今年8月,美國政府率先宣布以約89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持股約9.9%,並承諾協助其加速先進製程量產。隨後,軟銀於8月底投資20億美元,持股約2%,擴展其在美國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9月中旬,英偉達則大手筆注資50億美元,持股約5%,並宣布與英特爾攜手開發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晶片。

如今再傳出英特爾正與蘋果接觸,商討投資與合作的可能性。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雙方也探討進一步的產品合作,但談判進展緩慢,仍有破局可能。若能獲得蘋果支持,將成為英特爾轉型過程中的另一項重大突破。

六大科技巨頭可能排隊入列

有分析師指出,「前幾天才問誰會來救英特爾,今天就傳出蘋果已被接觸。」他並點名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Meta、微軟(Microsoft)、特斯拉(Tesla)與台積電(TSMC)等六大科技巨頭,也可能成為下一波潛在投資方。

不過陸行之同時提醒,即便蘋果投資成真,其助力可能主要集中於新產品研發、設計與銷售,真正能否將產品推向量產,仍需仰賴英特爾自家晶圓製造部門,以及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配合。

谷底重生之年

在外部金援加持下,英特爾股價近期表現火熱。上周英偉達宣布投資當日,英特爾股價單日暴漲逾30%,創下自1987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緊接著,蘋果投資傳聞再度點燃市場熱情,股價當日勁揚6.4%,盤後續升近2%,單月漲幅已超過25%,短短兩個月漲幅逾六成。

然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股價上揚更多反映「題材紅利」而非基本面改善。英特爾在先進製程上至少落後台積電一個世代,18A與14A良率仍未達量產水準,AI 晶片與代工業務也尚未拿下具代表性的外部客戶。

今年對英特爾而言,是跌落谷底、尋求翻身的一年。第二季營收維持在129億美元,但依舊虧損,GAAP每股虧損0.67美元,Non-GAAP也虧損0.10美元。公司當季認列19億美元重組費用、8億美元資產減值與2億美元一次性支出,壓力沉重。

為了止血,英特爾管理層宣布精簡組織,預計年底前將員工縮減至約7.5萬人。惠譽(Fitch)也在8月將其信評自「BBB」下調至「BBB-」,顯示財務結構脆弱,若無法改善產品推進與債務情況,信用風險仍高。

外部投資接力雖暫時緩解了資金壓力,但未能根本解決技術與市佔隱憂。

英特爾與英偉達的合作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雙方計畫在資料中心與AI PC領域推動CPU與GPU深度整合,透過NVLink技術實現協同運作。不過,關鍵晶片製造仍交由台積電負責,顯示英偉達對英特爾製程信任有限。這意味著合作更像是設計與生態層面的結盟,而非英特爾迫切需要的代工突破。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