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秋天,名古屋西區一棟靜謐的公寓裡,32歲主婦高羽奈美子倒在血泊中,胸口中刀。她身邊,是滿手鮮血、不斷哭喊著的男童,他說:「媽媽和不認識的阿姨打架死了」。這樁震驚日本社會的命案,因線索稀少、兇手人間蒸發,被稱為「名古屋主婦殺人懸案」,成為警方最棘手的未解案件之一。
26年後——2025年10月31日,愛知縣警方終於宣告破案。被捕的嫌犯是一名69歲的女子——安福久美子。她不是陌生人,更不是路過的殺手,而是死者丈夫高羽悟的高中同班同學。
塵封26年的情意
根據警方調查,安福久美子與高羽悟曾就讀同一所高中,兩人都是軟式網球社社員。那個年代,她文靜內向,卻在情人節時鼓起勇氣,送給高羽一盒朱古力。沒有人知道,這份未曾表白的好感,竟會在多年後演變為恐怖的殺意。
警方推測,安福在得知昔日暗戀的對象婚後生活幸福、家庭美滿後,內心的嫉妒與扭曲情緒逐漸發酵。多年後,她終於選擇用極端的方式毀滅那份「屬於別人的幸福」。
「她(奈美子)什麼都沒做錯,卻成了我幸福的象徵。」警方在偵訊時,安福久美子語帶顫抖地說出了這句話。
「如果放棄,就等於輸給兇手」
案發當年,警方幾乎無從下手。沒有目擊者、沒有明確動機,僅在玄關地板上留下幾滴B型血跡與模糊鞋印。案件在2000年代初被迫歸入「懸案」。但對奈美子的丈夫高羽悟而言,那個血跡斑斑的房間,永遠無法塵封。
「她是在我們最幸福的時候死去的」他說。
為了不讓真相被時間掩埋,他做出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自費租下妻子遇害的公寓,將那個房間完整保留26年。他用塑膠布覆蓋血跡,標註鞋印方向,每月支付五萬日圓租金,總計超過2,200萬日圓。
那個房間,成了他心中「凍結的時空」——既是對亡妻的懷念,也是對兇手的無聲控訴。
高羽悟說:「如果我放棄,就像是輸給了犯人。
科技與執念的勝利
2020年代,日本警方陸續以新一代DNA技術破獲多起懸案。愛知縣警方重新整理了當年所有關係人名單——超過數千人。安福久美子的名字,再次出現在表格裡。
她當年並非嫌疑重點,因為與受害者沒有直接往來。但當警方追蹤「與丈夫有關的舊識」時,這個名字被標註了紅線。
2025年夏,警方多次約談安福久美子。她始終平靜,但當警方要求提供DNA樣本時,她明顯慌亂並拒絕。這一舉動讓警方更確信,她藏著什麼。
10月30日,在警方持續施壓下,她最終交出了DNA樣本。當晚,比對結果出爐——現場血跡與她完全吻合。
隔日清晨,安福久美子獨自走進愛知縣西警署,向警方自首:「我,就是那個人。」
七旬夫慰亡妻:兇手抓到了
2025年11月2日,高羽家在名古屋一座寺廟為奈美子舉行第27回忌法會。香煙裊裊中,年近七旬的高羽悟與28歲的兒子航平,面對遺照低聲說出一句話:「犯人,已經抓到了。」
航平對母親幾乎沒有記憶,他只記得父親年復一年奔走、採訪、懸賞的身影。他對NHK記者說:「聽到消息那一刻,沒有真實感,只希望母親能安息。」
而父親高羽悟,在聽到兇手名字的瞬間,幾乎無法言語——那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我妻子和她根本不認識,她卻因為我……」他哽咽地說:「我只能不斷對奈美子說對不起。」
「文靜同學」的崩壞
在安福久美子所住的名古屋社區,鄰居們得知消息後震驚不已。大家口中的她,是一名和藹的母親、溫柔的鄰居。「她會不會是被誤會了?」一位鄰居仍難以置信地對媒體說。
但警方的證據無懈可擊。DNA鑑定、血型比對、現場鞋印尺寸,全部吻合。這位文靜溫柔的家庭主婦,原來是懸案的兇手。
前警視廳刑警高野敦在電視節目中感嘆:「這起案件能破,是科技與執念的勝利。」在沒有監視器的年代,要破解陌生人殺人案近乎不可能。是高羽悟26年的守望與警方不懈的努力,讓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如今,那間公寓的房租合約仍在。高羽悟說,他暫時不打算退租:「等審判結束,我想再回去一次。想告訴她——我做到了。」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