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HKJC)確認,位於廣東從化的內地馬場將於 2026年10月31日 舉行首場正式賽馬日,標誌着世界級賽馬運動正式登陸中國內地。行政總裁應家柏(Winfried Engelbrecht-Bresges)表示,開幕日預計將安排五至六場比賽,具體細節稍後公布。他形容:「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象徵中國賽馬運動正式進入世界舞台。」
香港馬會原定於2025年4月在該場地舉辦首場常規賽事,但為確保設施完全達標並避開夏季惡劣天氣,最終決定將首賽延期至翌年秋季舉行。這一延遲也讓香港賽馬會能更好地配合即將出台的 《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6-2030)》。應家柏指出:「現行規劃涵蓋 2020 至 2025 年,新一輪五年藍圖預計將於 2026 年 3 月發布,屆時中國馬產業的政策方向會更為清晰,從化賽馬日數量也將依據馬匹數量與發展進度作出調整。」
從化馬場位於香港邊境以北約 150 公里,佔地約 150 公頃,是沙田馬場面積的兩倍。該場地最初為 2010 年廣州亞運會的馬術比賽場館,其後被香港賽馬會改建為現代化訓練與比賽設施。場內設有多條訓練跑道、觀眾看台、馬廄、獸醫中心及隔離檢疫區,被形容為「世界級純血馬中心」。目前已有大量港馬於此接受訓練,馬會數據顯示,2023/24 年度約 37% 的參賽馬匹 曾使用從化設施,其中包括名駒「嘉應高昇」及「遨遊氣泡」。
應家柏透露,2026 年 10 月的首場賽馬日將以官員及受邀嘉賓為主,屆時將以「測試性開幕」形式舉行;而 11 月底的第二個賽馬日,則將成為正式面向公眾的「啟航盛典」。他表示:「那一天將不僅屬於香港賽馬會,更屬於整個中國的馬壇。從化將是中國賽馬國際化的第一個標誌。」
除了賽事準備外,香港賽馬會亦在推進配套基礎設施。其於從化無疫區邊緣興建的 馬匹轉運中心 已進入最後規劃階段,預計 2027 年 4 月落成,將用作馬匹跨境檢疫與調運樞紐,為內地與國際間的馬匹流通提供保障。應家柏指出,這項工程是推動中國育馬及比賽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未來也可促進內地馬匹出口及國際交流。
從化馬場的開幕被業界視為「中國賽馬產業元年」的重要標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加速,以及中央政策對體育與文旅產業的支持,外界普遍預期從化賽馬有望成為區域新興經濟引擎之一,推動廣東以至全國的馬產業升級。從化賽事不僅象徵香港賽馬會的業務延伸,更可能成為中國馬壇邁向世界級舞台的起點。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