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代幣化浪潮持續升溫之際,滙豐銀行在香港推出的「滙豐黃金代幣(HSBC Gold Token)」已成為全球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領域的重要標桿。滙豐數字資產及貨幣集團主管John O'Neill近日表示,自2024年3月面向香港零售投資者推出以來,該產品的總交易額已突破10億美元,累計交易筆數超過10萬筆,反映零售投資者對代幣化黃金的興趣日益濃厚。
據財新報道,這款由滙豐發行的黃金代幣,是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批准的零售黃金代幣產品。其設計理念是將實物黃金的所有權數字化,每一個代幣代表倫敦黃金市場協會(LBMA)指定的0.001盎司倫敦金部分所有權。所有黃金由滙豐托管,並儲存在英國的專業金庫中,投資者的交易不涉及實物黃金交收。
RWA代幣化熱潮席捲全球
據CoinGecko最新數據,全球代幣化黃金的總市值已從2024年3月滙豐黃金代幣推出時的約10萬億美元,飆升至目前超過36.5萬億美元,增幅逾兩倍。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在11月3日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論壇上指出,滙豐黃金代幣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全球排名第三的黃金代幣產品,凸顯香港在RWA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
艾橋智表示,隨著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的成熟,代幣化將逐漸滲透到更多資產類別,從黃金、債券到存款產品,未來的金融體系將呈現更高的透明度與流動性。他透露,滙豐的代幣化存款(tokenized deposit)業務最早從香港起步,已擴展至新加坡、英國和盧森堡等四個國際市場,並計劃進一步覆蓋六個市場,讓客戶享受「7×24小時」跨境支付體驗,同時兼顧銀行級別的安全與監管保障。
與渣打合作推動代幣互操作性
滙豐黃金代幣的最低交易額為1個代幣(即0.001盎司黃金),最高為500萬個代幣(即5000盎司黃金),以港元計價。投資者可全天候進行買賣操作,而黃金結算則根據倫敦及香港的營業日執行。此設計不僅大幅提高了黃金投資的可及性,也為香港零售投資者提供了傳統實物黃金之外的新型數字化投資渠道。
John O'Neill表示,從客戶反饋來看,無論是滙豐黃金代幣這樣的RWA產品,還是通過HSBC Orion平台發行的數字債券,市場需求都呈現穩步增長。他強調,代幣化不僅提升了市場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金融包容性,使個人投資者能更便捷地參與傳統上由機構主導的高門檻資產類別。
值得注意的是,艾橋智在會上還透露,滙豐已於2025年10月下旬與渣打銀行達成合作,實現代幣跨行互操作性,標誌著銀行業在Web3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重要一步。這意味著未來不同銀行間的代幣資產將能夠安全、高效地進行交換與結算,為跨境金融活動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也在持續推動資產代幣化的制度化落地。市場消息人士透露,第三批代幣化綠色債券的發行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最快將於11月11日正式公布。新一批債券將涵蓋港元、美元、人民幣及歐元四種計價貨幣,並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及匯豐的HSBC Orion平台完成登記與清算。
自2023年以來,香港已先後發行兩批代幣化綠色債券,規模分別為8億港元和60億港元。監管機構表示,未來將推動代幣化債券發行的常態化,以打造一個可持續、透明且高效率的金融市場生態。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