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連鎖川渝風味麵館品牌「遇見小麵」已正式通過香港聯交所上市聆訊,市場預期公司將在短期內啟動招股程序。早前有外電報道指,遇見小麵已展開預路演,IPO集資目標介乎1 億至2億美元,將成為港股市場上具代表性的中式麵館上市企業之一。招銀國際為是次上市的獨家保薦人。
川渝風味麵館遇見小麵通過港交所聆訊。 (網絡圖片)
在最新聆訊後資料中,遇見小麵披露,截至2025年10月8日,公司在中國內地22個城市以及香港共經營451家門店,另有101間餐廳正在籌備開業。餐廳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與華南地區,其中廣東省門店數量超過一半。公司於2014年在廣州開設首店,創辦人為黑龍江人宋奇,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並取得香港科技大學碩士學位。他曾在香港麥當勞接受管理培訓,多次向媒體表示,正是在炸下第一筐薯條的那一刻,萌生了創立中國本土連鎖快餐品牌、甚至挑戰麥當勞的想法。
遇見小麵主打重慶小麵、紅碗豌雜麵、金碗酸辣粉等川渝麵食,並試圖從口味、供應鏈、工序標準化與店型模型四個維度突破中式麵館難以複製、難以連鎖擴張的行業痛點。宋奇為取得更統一的味型,曾親赴重慶學藝,並以量勺、電子秤、碼錶與溫控設備替代傳統依賴經驗的烹飪方式,為其之後加速擴店奠定基礎。
上半年淨利翻倍
根據公司已更新的最新業績數據,遇見小麵今年上半年錄得收入約7.0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3.8%;同期錄得淨利潤約4,183.4萬元,按年大增95.8%。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司經調整後淨利潤為5,217.5萬元,按年增長131.6%。然而,公司在快速擴張期間同店營運指標承受一定壓力。於2025年上半年,內地直營門店同店銷售額按年下降3.1%,特許加盟門店同店銷售按年下降2.9%,同店翻座率約為3.6次及3.5次。公司指出,這一變動主要受產品定價策略調整影響。平均客單價已從2022年的36.1元下降至2024 年的32元,公司認為此為主動採取的「以價換量」策略,以擴大消費觸達與市場規模。
遇見小麵近年擴店速度顯著加快,從2014年至2021年才完成首個百店目標,但在引入九毛九(9922.HK)、百福控股、碧桂園及喜家德等投資方後,擴張明顯提速。2021年至2023年間公司新開門店超過200 間,2025年上半年更突破451間。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約為4.18億元、11.54億元及預估逾14億元,三年複合增速超過66%,為中國中式麵館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但資金壓力隨之而來。公司流動負債自2022年的1.48億元增至2024年的2.42億元,而現金儲備僅約4,219萬元,單店平均利潤亦由18.2萬元下降至16.9萬元。以2024年總訂單數計算,每單利潤僅約1.4元。
公司表示,未來成長將圍繞三個方向推進,包括出海布局、由一線城市下沈至更廣泛的二三線市場,以及擴大加盟規模。其香港營運被視為面向全球市場的壓力測試,品牌口號已由「不在重慶,遇見小麵」轉為「重慶小麵,全球遇見」。
面對和府撈麵、五爺拌麵、李先生加州牛肉麵等競爭者同樣加速奔向資本市場,遇見小麵能否在毛利受壓與資金吃緊局勢下平衡擴張與盈利,仍是港股投資者對其估值與定價的核心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