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長官發表《202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新一份施政報告在首份施政報告基礎上,加大力度推進社會民生、多元經濟及澳琴發展等具體措施,在維持原有惠民措施的同時,以“精準幫扶、政策傾斜、資源下沉”方針,調整涉及婦幼老弱群體、支持居民婚育養育等多項支援措施及津貼金額。
報告對社區經濟、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促進適度多元及澳琴一體化等方面加強著墨,並提出健全青年就業支持體系等內容。本人認為除了要持續推動本地就業市場釋放更多文職崗位,也應著力加快深合區規則銜接與制度保障,包括落實更多利好政策支持兩地產業高度協同發展,真正進一步推進多元產業賦能,進一步創設更多就業崗位,拓展居民特別是青年末來更有高質量的就業空間。
此外,報告亦為少子化與老齡化提出多項針對性支援。尤其向新婚、孕產婦及嬰幼兒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包括提升結婚津貼、優化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擴大孕婦的免費非侵入性胎兒染兒體基因檢測項目、增加2歲以下幼兒資助托額及設家長學堂等,都回應了廣大家庭及婦女團體訴求,值得支持與肯定。
但需注意的是,今年首三季新生嬰兒數僅2,130名,仍然呈下降趨勢,疊加人口老齡化,未來人口結構的失衡,將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有見及此,本人也在特首答問大會上提出相關問題及建議。包括應從人口政策及修訂《家庭政策綱要法著手》,以及採用“組合拳”形式在婚育、生育、養育及教育上提供多點支撐等,獲長官積極回應,並提到明年政府將評估檢視相關法律。好家園亦將積極配合相關修法工作,為構建生育友好社會建言獻策,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家園。

直選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