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小微企業的下一站:

橫琴能否成為拓展跳板?
21/11/2025
869
收藏
分享
橫琴能否成為拓展跳板?

在澳門推動“1+4”經濟適度多元的大背景下,小微企業正面臨市場規模有限、營運成本高、人力不足等壓力。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觀察,澳門與橫琴近年的深度融合,正逐步形成一個以要素自由流動、制度銜接和產業互補為核心的新型共同市場,使橫琴越來越具備成為澳門小微企業“外溢發展平台”的條件。

澳門政府多年來透過不同政策去緩解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包括提供最高六十萬澳門元的中小企免息貸款、四百九十萬擔保額的信貸擔保計劃,以及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等,協助企業在本地完成初期投資、設備升級、品牌推廣與能力建設。這些政策使企業能在進入更大市場前,先建立基本競爭力。

與此同時,橫琴提供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跨境營商便利、租金補助及人才住房等支持,並加快與澳門的制度對接,使企業落地更加順暢。澳門的品牌優勢與橫琴的空間、成本與市場優勢相互契合,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互補特徵的跨境發展條件,使小微企業能以更低風險開展擴張。

在這種環境下,澳門企業可先利用本地資助進行品牌建設、產品研發、設備與系統提升,再將部分業務功能延伸至橫琴,以降低人力、租金、倉儲及行政成本。後勤、倉儲、輕加工或電商中心如搬到橫琴,不但能優化利潤結構,也能逐步形成跨境雙基地的供應鏈配置,構成區域功能分工的雛形,強化琴澳之間的產業鏈聯結。

然而,橫琴對澳門企業的價值並不限於“成本較低的營運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企業接觸內地市場的第一站。澳門品牌可在橫琴展示文化特色與服務優勢,同時與內地企業展開聯動合作,例如渠道共建、聯營模式、跨境電商合作等,藉內地企業在供應鏈與市場上的較高滲透力,快速擴大觸達範圍。此外,企業亦可利用澳門的國際化定位與“中葡平台”優勢,將在橫琴打開的品牌影響力或與內地企業聯乘合作的產品延伸到海外市場,形成“澳門品牌 → 橫琴市場 → 內地協作 → 海外出口”的多層次發展路徑。

當更多澳門小微企業採取這種跨境配置後,將帶動琴澳之間的資金流動、人才流動、技術外溢與產業鏈協同,促進區域經濟活力的提升。無論是青年北上創業及生活、企業拓展內地市場,還是兩地共同開發新產品與服務,都將推動琴澳共同市場走向更深層次的融合,逐步形成共生型經濟圈。

橫琴可以讓澳門小微企業放大自身優勢、拓展市場與加強外向型競爭力的跳板。只要企業能靈活利用澳門的政策支援、橫琴的制度與成本優勢,以及兩地日益深化的合作架構,便能在澳琴之間建立一條可持續的跨境增長路徑,並為整個區域經濟注入新活力。

澳門區域經濟研究會活動協調部長徐雅琳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