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今(24)日舉行全體會議,辯論經濟財政領域2026年度施政方針政策。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出席,介紹2026年經濟財政範疇施政方針引介。
他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結構正經歷深刻變革,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增多,為全球經濟的發展前景增添變數。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經濟發展仍將面臨外部環境的持續挑戰。
從內部環境來看,隨着消費模式和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部份行業和社區的復甦步伐相對緩慢,本澳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與此同時,制約澳門經濟長遠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新興產業的規模及競爭力仍有待進一步提升。上述各種情況,對經濟財政範疇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各種老問題、新挑戰,祖國永遠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我國經濟基礎堅實穩固,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為澳門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2026年是國家「十五五」規劃和澳門特區「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經濟財政範疇團隊定必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對特區經濟工作的重要指示,在行政長官的統籌引領下,充分發揮澳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科學規劃、精準部署、抓緊落實,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緊扣「澳門+橫琴」的新定位,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取得更實質的進展。
經濟財政範疇明年度施政工作的主軸是「全力拼經濟,聚力拓多元,積極惠民生,創新謀長遠」。我們將從多個維度系統部署,重點推進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經濟財政範疇的核心工作,是澳門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實現經濟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我們將聚焦「1+4」產業,加強招商引資的力度和主動性,強化跨部門協作和招商合作伙伴網絡,加大資源投入,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本地的商業活力和多樣性。推進設立政府產業基金和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投資於符合澳門長遠發展方向的項目。
第二,促進居民及企業共融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特區政府秉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原則,在確保公共財政長期穩定的基礎上,明年將繼續實施一系列惠民惠企措施,包括現金分享計劃,以及營業稅、多種印花稅、旅遊稅、職業稅、所得補充稅等稅務減免,新增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的稅務優惠,延續住宅單位電費補貼和水費補貼,切實減輕居民生活負擔、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第三,推進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明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的關鍵一年,我們定必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配合「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對標「三個要看」要求,加強統籌協調,不斷提升澳琴一體化發展水平。
第四,全面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切入點。我們將深化與內地省市的交流合作,促進規則標準深度銜接,加強旅遊、經貿、科技、金融等領域的聯動發展。推動落實更多「一試多證」考證項目,便利居民取得內地、香港及澳門認可的技能證明,擴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