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粵港澳大灣區

本澳可當 「精準聯繫人」
16/06/2017
43819
收藏
分享
本澳可當 「精準聯繫人」
本澳可當 「精準聯繫人」
本澳可當 「精準聯繫人」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日(15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澳們的角色、挑戰與策略》研究報告,認為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中,可以扮演「精準聯繫人」的角色,對外聯繫葡語、拉丁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揮本澳現有優勢,並作為「區域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示範區」的角色。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所包含的多個城市,未來無論在經濟或社會上的發展定會更加迅速,澳門社會應抱持開放新思維,積極推動合作,否則恐會被邊緣化。

克服阻礙 下一代受惠

副會長馮家超則認為,澳門在「一國兩制」的獨特環境下,本澳居民在參與大灣區的合作上或會受到一定限制,而本澳與大灣區的區域合作發展雖非一步到位,但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長遠角度下,本澳遭遇的阻礙將會逐步解決,受惠的將是下一代。

報告同時建議特區政府加快設立「特區投資發展基金」、實施積極的企業與人才引進戰略,並組織法律專家,理順包括跨境工作、稅務、醫療及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籲中央政府設多層次協調機制

研究報告同時建議中央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構建多層次的大灣區發展協調機制,包括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粵港澳三地行政長官聯席會議機制、成立發展顧問委員會,以及設立在城規交通、環境保護、科技創新三個層面的工作小組等,並透過法律協調,實現社會制度對接,消除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及訊息流等方面的障礙。

蕭志偉認為,本澳社會應抱持開放新思維,積極推動合作,才不會被邊緣化。 (許舒婷攝)

區域內融合「以人為本」

特區政府早前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八項工作重點,包括打造開放合作紐帶、共建優質生活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目標。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商學院教授龐川對此表示,特區政府需要抓住切入點,「先易後難」去做,而其中較易入手的是基礎設施的聯通,例如加強澳門與橫琴的通關便利、單牌車進一步放寬等。其次則是改進電子支付手段,提升本澳城市資訊化水平,推動澳門與內地之間的貿易暢通。

他認為,本澳具有自由港優勢,卻在電子支付技術上落後,心態過於保守及缺少合作意願正是問題所在。對於人力資源的自由流通,除了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本澳青年亦需提升競爭意識,積極到周邊城市創業或就業,參與區域合作。

而要實現大灣區開放合作紐帶、推進雙向合作,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首要任務是「以人為本」。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在區域融合的具體執行中,往往被細節問題阻礙,例如推動本澳商界或青年到內地創業,必須先多聽取用家的意見,著手對往來交通、住屋等細節問題作出調整,才能讓本澳參與者在內地的競爭環境下生存下來。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