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到「國家」香港學者:五四激發了民族主義思潮

百年.五四 系列報道
30/04/2019
36613
收藏
分享
百年.五四 系列報道

王小林指出,在「五四」之前,人們對世界和國家的概念尚未有清晰的認識。 (資料圖片)

「五四運動」到底指的是甚麼?其實並不只是1919年5月4日那天所發生的事,而是在此之前數年、之後數年,整整接近十年間所發生的事,包含了「新思潮」、「文學革命」、「學生運動」、「政治運動」等。學者章立凡認為,從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是「五四運動」的發生背景與思想基礎,而「五四運動」則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沒有「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思想解放,就不會有「五四運動」的發生。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副教授王小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代表了不同的概念,「五四運動」開創了革命激進主義的風氣,而「新文化運動」則以胡適為代表,提倡中國文化要走「古典的現代性」道路,崇尚以溫和的方式改變中國社會,但在後來的歷史敘述中,人們將「五四運動」高度象徵化,從而涵蓋了「新文化運動」。

新思想湧入 日本影響不可忽視

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湧現了大量的新概念,對新文學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這種現象除了因為中國社會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外,也因為日本的影響。甲午戰爭後,中國人見證了日本變革後的強大,吸引大批青年學生赴日留學(如魯迅與周作人)。日本早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將西方文化系統性地譯介到日本,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新概念(包括「社會」、「政治」、「文學」乃至「自由主義」),日本使用漢字,學起來容易,用起來方便,對大批留日學生回國傳遞新思想起到關鍵作用。

「白話文運動」是「新文化運動」重要的一環,它將文字和文化的權力還給大眾,讓個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終讓自我的精神得到覺悟與解放。魯迅和胡適對此影響非常大,前者讓白話文運動有了社會性思考,後者則讓白話文運動有了技術上的可行性。

個體沒有自由 社會不可能現代化

也是透過「白話文運動」,令思想的傳播更加快速。在「五四運動」時期,除了「反傳統」、「打倒孔家店」等較激進的口號,也出現了「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的概念,甚至馬克思主義由日本傳至中國,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此外,「民族主義思潮」在此時開始形成壯大。王小林指出,在「五四」之前,大部分中國人生活在延續了2,000多年的專制皇權之下,對世界和國家沒有清晰的認識,只有模糊的「天下」概念,「五四」時期正值中國面臨文化和「天下」存亡的危機,迅速激發了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和思潮。王小林認為,這種思潮至今在中國仍是各種矛盾的主要原因。

「五四運動」期望通過思想的轉變最終「再造文明」,對此,王小林認為,思想轉變是社會現代化的前提,但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個體如果沒有自由,思想被禁錮,社會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即使實現了,也只是物質的現代化。這也是「五四運動」期間,知識分子通過文學革命以期再造文明的理想邏輯。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