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創板的「三高」只是階段現象
10/07/2019
24748
收藏
分享
內地科創板的「三高」只是階段現象
內地科創板的「三高」只是階段現象

被稱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市場,將定於本月22日正式啟動,不過已公布的三隻新股,包括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准科技,市盈率分別高達40倍、79.1 倍和52.26倍,大幅高出主板市場23倍的市盈率上限,股價更是遠超市場預期。

科創板首批新股即現高股價、高市盈率、高募資額「三高」,令到市場擔心高股價及高估值是否與企業本身價值相符,會不會帶來盲目炒作風險,以及因為「三高」,該如何化解科創板與主板之間的估值鴻溝。

過往A股巿場的「有形之手」很大程度上控制新股的發行價格、市盈率等。目前主板以及中小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基本是23倍,但科創板現時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平均高出一倍以上,在科創板和試點註冊制下,監管部門允許發行方超過固定的市盈率發行,企業可以通過高股價、高市盈率募集到「超出預期」的資金。總之,隨著「無形之手」在定價體系、退市制度等發揮更大作用,市場擔心的新股發行「三高」現象將有效緩解。

目前內地參與抽新股的投資者相當積極,在經濟不確定因素未完全消除、流動性囤積在低風險資產中、資產荒使得機構配置壓力加大等情況下,科創板新股有限的供給引發眾多場外資金追捧,進而帶來高股價、高估值、高超募「三高」現象。但是,隨著經濟企穩向好,黃金、債券及樓巿等資產配置價值提升,資金有望在各類資產配置中找到平衡點,新股價格單邊上漲或一、二級市場長期存在較大價差的現象不會持續。

最後,市場絕對不願意看到新股全部「坐艇」或大升,所以即便在科創板和試點註冊制下,交易所依然負有審批責任。

另一方面,交易所也可通過信息披露監管,控制新股發行的「水龍頭」。既要避免新股供大於求,又要滿足首批上市標的的數量和廣大投資者需求,盡量不形成局部超購現象,還要避免新股上市後暴漲、暴跌甚至跌破招股價等現象。在此過程中,投資者須對監管部門有充足的耐心及信心,科創板「三高」與主板估值的鴻溝必會拉近。

資本市場發展經驗表明,任何新生事物面世,一般都會經歷市場價格發現到價值回歸的過程。內地曾經被巿場資金追逐的公募基金如此,創業板新股如此,科創板的新股亦復如此。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