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拜登勝出總統大選
17/07/2020
46153
收藏
分享
倘拜登勝出總統大選
倘拜登勝出總統大選

拜登一直是「跨大西洋主義」者,歐洲專家低估了拜登勝選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意義。(美聯社圖片)

亞歷山大•索羅斯

開放社會基金會副主席。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0.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在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年會的開幕致辭中表示,無論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歐洲人「都必須考慮如何在美國人缺席的情況下更好地遏制歐洲附近地區的衝突。」

他的觀點在時下相當流行。許多歐洲問題專家都認為即便民主黨候選人成功擊敗現任總統特朗普,美歐關係也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他們覺得民主黨總統仍將堅持貿易保護主義,附和美國公眾所謂的「孤立主義」本能,也同樣對花錢保衛歐洲毫無興趣。如今一些歐洲人則將其延伸到了喬•拜登(Joe Biden)那裡。

拜登是「跨大西洋主義」者

但是拜登不會給美國對歐政策帶來任何實質性轉變的想法讓人難以信服。拜登一直是堅定的「跨大西洋主義」者,在他數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與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政要建立了密切關係。在2009至2017年任副總統期間,拜登總能在奧巴馬總統缺席的時候展現其個人外交手腕。

歐洲專家們低估了拜登的勝選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意義。民主黨仍然是一個依賴價值觀運作的政黨,而拜登政府則會在經歷了特朗普的4年統治後,尋求一場全面重設,以恢復美國作為世界舞台上負責任領導者的歷史承諾。

特朗普在位期間與歐洲就氣候變化,貿易和人權事務紛爭不斷,而拜登則會將美國帶回到外交談判桌旁。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尋求簽訂各項新貿易協定,並與各方展開合作以確保技術創新能符合人權標準。

美國在歐盟眼中形象低落

由於特朗普政府對新冠病毒危機的應對措施緩慢,缺乏連貫性且毫無效果,同時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指責其他國家而非與之合作上,因此美國在歐盟眼中的形象已降至歷史最低。

美國沒有借助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多邊組織的資源來應對這場危機,而是在並未事先警告的情況下禁止歐洲旅客入境,並宣布不再為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拜登上台後的其中一個首要外交政策目標,肯定是要糾正這一問題,並正視新冠病毒這一全球性危機。

如果拜登能入主白宮,諾基亞和愛立信這類歐洲電信將作為跨大西洋聯盟的5G領軍企業得到認可和支援,而美國也會在歐洲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協助其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將一切討價還價中保持底線,並信守對全球夥伴和盟國的承諾。唯一的問題則在於,歐洲是否也已準備好做出振興該聯盟所需的艱難抉擇。

歐盟因美而對中國變得寬容

特朗普時期的歐洲無需做出這種選擇,因為他的怪異舉動分散了人們對大多數其他問題的關注。比如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日益加劇的中美衝突之上時,歐盟因而對中國變得更加寬容。

6月初,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約瑟夫•波雷爾(Josep Borrell)宣布,歐洲並未將中國視為軍事威脅。而當美國兩黨領導人都在大聲譴責中國對香港實施「港國安法」的時候,歐盟的反應卻相對溫和。

千萬不要忘記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只要有足夠的決心,歐洲就可以與美國緊密合作。

歐美合作將變得更強大

對於歐洲鄰近地區的事務也是如此。如果能與美國緊密合作,以增強烏克蘭在克里姆林宮侵略行徑下的獨立性和韌性,那麼歐洲就將從中獲益匪淺。歐盟也可以從為西巴爾幹地區國家的入盟,掃清障礙中得益,並終結俄羅斯、中國、土耳其和其他大國對該地區的長期干涉。

可以肯定的是,一場跨大西洋重設也將要求美國去捍衛人權和民主,這意味著對現任土耳其政府採取強硬路線。幸運的是,這應該不難。

在過去幾年,特朗普針對跨大西洋同盟進行的作秀式抨擊,致使歐洲有充分理由向內轉,並構築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但是來自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調查資料顯示,當今許多支援貿易保護主義的歐洲人,其實都曾是跨大西洋聯盟支持者。隨著美國領導層的改變和華盛頓重拾以往那些熟悉的做法,他們的失望情緒可能會開始消散。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