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交易所落戶橫琴?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30/11/2020
38878
收藏
分享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學者:應把握發展黃金期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

國家發改委日前在網站貼文,在答覆全國政協委員有關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提案時表示,橫琴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符合澳門自身實際需要,也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發改委將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29)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樂見國家發改委和特區政府積極探討設立證券交易所。對於證交所可能落戶橫琴,他認為可做比較研究,澳門有其優點也有缺點,未來幾年是發展黃金期,澳門應抓住機會。

發展特色金融是特區政府的使命之一,而設立證券交易所更被寄予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厚望。做好債券市場發展,似乎已是澳門命中註定的選擇。

劉本立指出,本澳居民(包括政府),至今年年中累計持有外地證券存量已逾9,000億元,加上不少海外及本地投資者對澳門債券市場有一定需求,澳門發展債券市場可謂應運而生。

他認為,債券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風險較低,也較容易監管。建議澳門在發展資本市場時先從債券入手是較佳的發展路徑。

內地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正研究全國政協委員有關在橫琴設立「澳門交易所」的提案,認為有關措施能夠幫助澳門推進經濟適度多元,也有助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但如何在「橫琴」設立一個「澳門」的證券交易所,目前仍不清楚。

劉本立:加快法規制定

對於在橫琴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劉本立認為有關方案仍在研究階段,他建議交易所的選址可做「比較研究」,由於債券市場面向海外投資者,澳門在這方面條件上比較佔優,因為澳門是自由港、資金進出自由,沒有外匯管制,加上澳門實施「一國兩制」,相信可做好與內地的「內循環」,以及面向海外的「外循環」。

他也指出澳門的不足之處,包括法規仍未完善、中央證券託管系統欠缺等等,但他相信未來幾年是澳門發展的黃金時期,應該要抓緊機遇,加快有關法規的制定,亦可透過金管局在短期內做出指引,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施家倫:可參考國內《證券法》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議員施家倫則表示,有關計劃目前仍處研究階段,相信中央政府會充分考慮對澳門的支持。

在法律方面,他認為國內法律已很完善,可循現時內循環為主、雙循環促進方向考慮,以國內的《證券法》為藍本,在金融方面融入國家大局,而在金融機構開放參與的部分則可趨同國際做法,先行一步。

琴澳金融產業銜接日趨完善

發展特色金融產業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本屆政府承諾優化金融業發展所需的各項軟硬件基建,包括做好《信託法》、《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的立法及修法工作,以及加快籌建能夠與國際債券市場連接的「中央證券託管系統(CSD)」,促進本澳金融市場多元及可持續發展,尤其在發展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融資租賃和跨境金融業務。

國家發改委早前在回覆全國政協委員有關在橫琴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提案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而橫琴毗鄰澳門,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

橫琴在支持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方面,已經開展不少銜接工作,如在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方面,橫琴新區公共資料中心、橫琴智慧超算中心一期等已建設完成,電力、通訊(如5G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國家發改委指出,澳門聯合廣東在橫琴推進的建設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已吸引到包括澳門大西洋銀行橫琴分行等十多家澳門金融機構入駐,在橫琴註冊的金融企業已達5,000多家,為粵澳金融產業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澳門證券交易所將落戶橫琴?國家發改委表示正積極參與研究中。圖為橫琴金融島。 (東方IC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