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疫開關與共存韌性
15/10/2021
35180
收藏
分享
帶疫開關與共存韌性
帶疫開關與共存韌性

隨著疫情的發展,外界對接種疫苗與開放邊境有了新的想法。愈來愈多地區與國家加入「與病毒共存」的行列,並非放棄防疫, 而是以高疫苗接種率為基礎,在有效防控的前提下研究放寬邊境檢疫措施,未來,即使已經接種過疫苗,出席聚集性活動仍然要接受核酸檢測,因為疫苗不能擔保你不攜帶病毒,只能擔保你在確診後將生命危險降至最低。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已經不是遠離病毒的擔保。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日前向《紐約時報》表示,無論疫苗覆蓋率多廣,政府都要隨時為大規模感染做好準備,尤其是「缺乏新冠經驗的社會」,更是如此。

他國的經驗可鑑,沒有一個國家不想開放邊境,不想恢復正常生活,但即使要與病毒共存,也絕非「一開了之」,政府要考慮接種率、重症率與死亡率,更重要的是醫療系統的負荷能力。

大規模的感染會增加醫療系統的負擔,若無法及時得到有效醫治的人增加,重症率與死亡率就會上升,醫療系統就會面臨崩潰。而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高接種率與有效的防疫措施是唯二兩道防線。從追求清零到與病毒共存,絕非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生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是最早說過「共存論」的專家之一,他明確指出, 我們接種疫苗的目標定位已經轉變,如今已經沒有辦法通過疫苗接種完全阻擋病毒傳播,疫苗接種的目標主要是把疾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即使接種第三劑加強針,也一樣無法完全阻擋病毒。

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國家已經選擇「帶疫開關」,本月中起,特定幾個國家的民眾只要接種過兩劑疫苗,入境新加坡可免隔離,也可自由旅行。 對新加坡來說,維持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刻不容緩。 類似新加坡的接種後旅遊通道,已經有多個國家實 現。李顯龍直言,即使新加坡單日新增確診破百宗,也要一步步開放。

在泰國,總理巴育也決定,凡是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旅客,入境隔離縮短至七天,風險較低的十個國家則可豁免隔離。巴育坦承這個決定有風險, 但卻是振興旅遊業的關鍵一步。對外解封,不能再等。

「帶疫開關」的前提,是提高與病毒共存的韌性,這不僅僅指的是疫苗覆蓋率,還包括政府防疫制度的穩定性、市民對防疫措施的配合程度,對核酸檢測的接受度等等。

我們不可能知道新冠疫情何時會完全結束,但我們可以做好萬全準備,用更健全嚴密的制度、更健康的身體、更成熟的心態來 面對病毒。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