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認為,俄羅斯希望至少在這次危機衝能確保烏克蘭東部地區受到俄羅斯實質掌控。
衛星畫面顯示,白俄羅斯邊境有軍隊調動的跡象。
烏俄邊境緊張局勢並未隨著「2.16」大限過去額緩解,俄新社今日稱,根據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駐聯合停火控制與協調中心(JCCC)人員說法,烏克蘭政府軍在17日凌晨2時30分,宣布向烏東親俄的盧甘斯克四個地區發射迫擊砲和手榴彈,這兩種武器是《明斯克協議》明確禁用的。
隨後,烏克蘭當局否認炮擊烏東親俄分離主義地區。
根據2015年2月達成的《明斯克協議》規定,自稱獨立的頓涅茨克(Donetsk)及盧甘斯克與烏克蘭宣告停火、軍事人員撤離、恢復經濟聯繫和進行烏克蘭憲法改革,以確保頓、盧兩區的權益。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代表發出聲明,指控烏克蘭政府軍砲擊。聲明說,烏克蘭政府軍今天在四宗各別事件中動用迫擊砲、榴彈發射器和機關槍,指控烏克蘭武裝部隊公然違反停火協議。
有關報告已非第一次,「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駐JCCC的代表團日前也表示,烏克蘭政府軍在15日傍晚在「該國」以南名為扎伊琴科(Zaichenko) 的鄉村附近數付度開火。俄塔社稱,頓涅茨克在24小時內發生四宗炮擊事件。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親俄地區自2014年起與政府軍對抗,要求與烏克蘭分離,2015年達成《明斯克協議》,有關內容僅900多字,基本重點只有停火,並提到叛亂區具備「特殊」地位,卻未明確說明其定義,存在「各自表述」模糊空間。俄羅斯對該地區簽發了超過40,000本護照,並主導了當地的選舉,積極推動實質獨立,而德、法、烏等國則在積極爭取《明斯克協議》的話語權,確保更公平地參與制憲,而非由俄羅斯主導。有分析認為,俄羅斯一直希望《明斯克協議》被毀棄,以便能夠實質併吞烏東地區。 (編輯:李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