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再創高峰,次日入境旅客破疫後紀錄逾廿二萬人次,中區人流絡繹不絕,更出現“逼爆”狀況。經多次實地視察發現,本次假期的社區分流措施成效顯著,特別在人潮管制及交通指引上有明顯優化。然而,美中不足在於社區旅遊指示不詳細,缺乏實時報導不同區域的人流情況,再者公共交通信息仍停留在推廣旺區景點,造成在人潮高峰時段,大量旅客過度集中在部分景點。長遠而言,不利於本澳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筆者建議,針對下午二時至六時的人潮管制措施及高峰時段,可將交通指引與旅遊指引有機結合,令遊客進入旺區入口前,能在螢幕及標識上獲得清晰的旅遊信息,同時聯動人員和使用揚聲器,實時反映各旅遊景區的人流情況,勸籲旅客先前往其他景點,如崗頂、媽閣、塔石婆仔屋等,然後再返回遊覽旺區景點。若能提供即時指引,將有助疏導高峰時段景區的人流,同時提升旅客對本澳其他旅遊景點的認識,促進引客入區。
對於節假日旅遊區巴士“逼爆”問題,建議加強資源整合,利用現時各區陸續更新的巴士候車亭,並結合“巴士報站”APP功能,提供清晰的旅遊路線和路況資訊,讓旅客更方便在線上、線下實時掌握不同區域的人流、車流狀況;同時加強在不同渠道呼籲遊客錯峰旅遊,疏導前往其他人流較少的特色景點,甚至鼓勵夜遊世遺景點,對延長旅客的留澳時長及紓緩旅遊景區的承載壓力有積極作用。
民青會副理事長 黎俊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