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本地就業崗位

促進居民向上流動
06/05/2025
1441
收藏
分享
促進居民向上流動

適逢五一勞動節全球性節日,除了是打工人難得的假期,也旨在慶祝和歌頌勞動階級對社會和經濟所做的貢獻。經歷過疫症衝擊,澳門失業率由5%高位回落至今約2.5%,與此同時,隨着經濟結構轉型,澳門亦出現部份「結構性失業」以及「高學歷低就業」的現象,更對應屆畢業生進入職場造成擠壓,故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現時博彩旅遊業的外顧名額,從中釋放更多適合本地人的就業崗位以及向上流動的機會,本人促請政府需透過立法方式,明文規定保障司機、莊荷等中基層崗位外,亦須限定相關行業須預留一定本地人員中高層崗位數量之保障,透過法律方式為本地就業職位及向上流動予以充分保障。

隨着經濟復甦,失業率雖從高位逐步回落,有關部門近年亦開展了種種職業培訓,並舉辦多場招聘和配對會協助居民就業,但特區政府以至整個社會都不能夠就此掉以輕心,因為除了要面對結構性失業以外,本人認為澳門經已出現「高學歷低就業 (The Educated Unemployed) 」一個更為棘手的現象。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顯示失業人口當中最高比例是25-34歲青壯年,當中受高等教育的群體,是小學教育程度群體的的7倍,而至今情況仍然持續。

青壯年本應係消費力最旺盛的群體,現在卻是失業狀況最嚴重的一群。對於這種現象,問題除了聯繫到教育制度與產業脫軌,市場人力資源出現錯配,更直觀的原因,就是經濟復甦步伐不一致不平均,而令到市場職位大幅減少。

提振經濟的重點離不開促進就業,促進居民收入增加和向上流動,而除了政府公務員崗位之外,博彩旅遊企業就是最大崗位集中地,故此本人促請政府應該重新去檢視現時博企酒店的人力資源狀況,在數以萬計的外僱數量當中,適當地減少一些外顧比例,以回復更多本地就業職位,以及從中釋放或擠壓出更多本地青年向上流動的空間。

另一方面,過去歷屆特區政府曾多次重申及承諾「莊荷、監察主任以及職業司機」不會輸入外僱,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相關職位由本地人擔任,預計現屆政府亦會秉承過去承諾,但政策上口頭承諾、指引、願景、規劃等等並沒有足夠的法律效力和約束力。作為立法會議員,本人認為應透過法律法規、以白紙黑字的書面法律形式去規範,而作為依法施政的政府,則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切實履行,而非單單停留在政策方向或口頭承諾。

本人促請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和修定博彩管理制度、勞動關係法等相關法律,明文規定限制輸入外僱的相關就業崗位,除了莊荷、司機等中基層崗位之外,亦需考慮限制相關企業需要預留一定的中高層本地就業職位或向上流動機制。本人重申,「打造高端人才集中地」,既是國家發展策略,也是特區政府施政承諾,故此除了人才引進,建議政府要致力做好「本地人才培養、人才回流」的並行政策,以及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同時建議政府需透過修改法律或制定法規,在龍頭博彩旅遊業,以及未來重點產業當中,對中高層管理崗位輸入外僱上設一定限制以及職位保留,以保障青年人的就業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立法議員 羅彩燕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