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原訂於5月15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舉行自戰爭爆發以來首場直接高層會談,外界高度關注能否迎來停火轉機。不過會談前夕局勢突生變數,克里姆林宮14日晚證實,總統普京將不會出席會談,而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據報將缺席,令和平談判的前景再添陰霾。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提出會談建議,但根據克宮公布,本次會談俄方代表團將由總統助理、強硬派代表人物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率領,團員包括副外交部長加盧津(Mikhail Galuzin)、副國防部長福明(Aleksandr Fomin)及俄軍總參謀情報總局局長科斯秋科夫(Igor Kostyukov)等。儘管陣容不算輕,但普京的缺席無疑令談判誠意備受質疑。
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已強硬表明,若普京不親自出席,烏方將拒絕會談。他在13日的記者會中直言:「我們希望針對結束戰爭開始談判,普京必須參加,因為所有俄羅斯的決策都取決於他。」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也向《路透社》重申立場:「我們不會與任何非普京代表會談。」澤連斯基本人是否仍將按原定計畫出席,仍未有最終確認。
俄方未正面回應停火計劃
原本此次會談被外界視為俄烏戰爭以來最接近轉折點的外交契機。就在數天前,烏克蘭與法國、德國、波蘭與捷克共同促成自5月12日起生效的30天無條件停火協議,美國與歐盟亦表態支持。但俄方至今未正面回應,反而由普京主動在5月11日提議與烏方於伊斯坦堡會談,展現出似有善意卻不免令外界質疑其真實意圖。
為協助談判推進,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展現罕見積極態度,除派出兩位高級特使——前駐烏大使維特科夫(Kurt Volker)與前白宮國安顧問凱洛格(Keith Kellogg)——赴會斡旋外,他也曾表示,若普京參加,他將願意一同與會。不過隨著普京確定缺席,特朗普亦被證實將不會現身。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預計仍將代表美方出席,顯示美方對促成和談的戰略重視。然而,缺乏兩位關鍵元首直接對話,會議實質效果令人憂慮。
定位為「試水溫」
衛報分析指出,俄方此次未派出兩名最具外交分量的資深官員——總統外交政策助理烏沙科夫(Yuri Ushakov)與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亦可見克里姆林宮對本次會談的定位仍為「試水溫」,並非真正意圖達成具體停火安排。
從時間點來看,這場會談原本被視為戰爭自2022年全面爆發後最有可能的轉折契機。若雙方在伊斯坦堡實現停火,將為長期和平鋪路,並可能緩和俄歐間日益緊張的經濟與能源對抗;反之,若談判破裂,勢將導致戰事再度升溫,美歐進一步擴大對俄制裁亦在所難免。
據《華盛頓郵報》早前報道,普京原本曾考慮親自出席,或委由拉夫羅夫與烏沙科夫帶隊出席談判。但最終卻選擇由梅金斯基出任團長,令人質疑俄方是否真心想推動和解。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