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兩艘核潛艇至「合適區域」

特朗普下最後通牒促俄烏停戰 
03/08/2025
9154
收藏
分享
特朗普下最後通牒促俄烏停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再度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要求莫斯科當局於8月8日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對俄羅斯及其石油買家實施嚴厲制裁。為強化威懾,特朗普8月1日宣布,已下令部署兩艘美國核動力潛艇至「合適區域」,暗示可能靠近俄羅斯海域,引發國際關注。

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當日傍晚離開白宮準備前往新澤西州私人寓所時,被問及潛艇部署具體位置,他僅回應「需要小心」,並稱:「有人對我們發出威脅,我必須小心應對。」他點名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批評其日前有關核武的挑釁性言論,稱「言辭至關重要,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

這一輪外交風波源於特朗普近期連番對俄發出最後通牒。7月14日,他曾表示若50日內俄烏未達和平協議,將對俄實施全面貿易限制與次級制裁。7月底,他接連將期限縮短,最終定為8月8日。美國駐聯合國使團亦證實該日期為通牒期限。

針對美方施壓,俄羅斯總統普京8月1日首次公開回應。他表示,對和平談判進展緩慢感到不滿者,是因「期望過高」。普京強調:「和平解決需要深入且安靜的談判,不是在公開場域喊話。」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針對特朗普連日高調言論的間接回應。

梅德韋傑夫則在社交媒體反擊特朗普,批評其以「最後通牒」方式干預俄烏局勢,並暗示這將引爆更大規模衝突。梅德韋傑夫稱:「這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戰,而是特朗普與他自己的國家之戰。」

國際社會反應兩極

儘管普京與特朗普近期多次通話,克里姆林宮方面並未展現妥協意願。普京重申結束戰爭的條件包括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限制其軍事力量,以及要求基輔交出大片東部與南部地區,包括部分俄軍尚未完全佔領的土地。基輔方面則堅決拒絕這些條件,指其嚴重侵犯烏克蘭主權。

分析指出,特朗普此番高壓策略雖然強調和平目標,實則加劇俄美間緊張氛圍。部署核潛艇雖被視為象徵動作,美國海軍本就擁有多艘潛艇常態巡弋全球,但公開表態無疑為地緣局勢再添壓力。

特朗普此舉也引發國際社會兩極反應。一方面,有人讚賞他主動出擊、力促和平;另一方面,亦有批評聲音質疑其做法或將激化衝突,導致談判破裂。歐洲外交人士指出,特朗普如未能與俄方建立實質外交溝通管道,僅靠威脅與軍事部署,恐難以穩定戰局。

隨著8月8日的最後期限臨近,俄烏戰爭是否會因美國的介入而迎來轉折,仍有待觀察。白宮與國務院目前未對核潛艇部署提供更多細節,但外界普遍認為,美方正進一步強化對俄的戰略壓力,以測試普京政府在停火問題上的底線。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