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再啟「招才令」,此次焦點鎖定「創業」。7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新聞發佈會在廣州舉行,宣告這場面向全國、不限對象的創業大賽將於8月正式啟動,設立五大賽道、100個獎項,總獎金最高可達50萬元。此次大賽不僅針對創新項目,更明確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顯示出廣東加速產業升級對人才的迫切渴求。
此次創業大賽涵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醫藥健康與生物製造、食品科技與現代農業、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五大領域。南方網報道指出,截至目前,大賽已吸引2,564個項目報名,其中AI與機器人賽道註冊項目達611個,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賽道410個,顯示該領域創業熱度持續升溫。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謝忠保表示,將藉此賽事對接創業孵化基地、引導參與高交會等展會,並以「產業+創業」新模式打造支持平台。
獎勵方面,大賽為五大賽道設立特等、金、銀、銅獎,分別對應25萬元、10萬元、8萬元與5萬元資助。若獲獎項目在報名時或兩年內在廣東完成註冊,則可獲等額獎金加碼,最高可得50萬元。南方網報道指出,除直接資金外,大賽亦將提供基地入駐、市場對接、考察交流等配套服務,助力項目實現「第一桶金」。
吸引百萬高校生創業
這場賽事的背後,是廣東持續推進的「招才引智」戰略。年初,廣東啟動「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目標在2025年吸引100萬名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南方網報道指出,廣東連續推出引才政策「組合拳」,從創業補助到居住交通津貼,全面打造對人才更具吸引力的發展環境。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已成廣東經濟的核心增長點。根據官方數據,2025年1至5月,廣東AI核心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工業與服務型機器人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3%與8.2%,其中工業機器人佔全國比重逾四成,連續五年居首。南方網報道引述企業意見指出,當前廣東AI與機器人產業在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過程中,面臨高端人才缺口挑戰。
機電控算人才仍缺乏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董事長孫志強表示,儘管廣東已是國內最大智能機器人產業聚集地,但仍缺乏「機電控算」複合型人才與AI頂尖研發人員。中興通訊副總裁苗偉也指出,AI正推動機器人產業發生革命性變化,廣東需強化「產學研用」鏈接,建設國際接軌的人才港與科研平台。
南方網報道補充,廣東於6月發布《202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出29條具體措施,包括短期住宿、交通補助、安家費、人才落戶等政策,強化對高層次人才的生活與就業支持。
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加劇,廣東以賽會為媒、政策為基,正在積極打造人才與創業的雙驅動發展生態,力圖在未來浪潮中,培育出更多“DeepSeek”式的創業奇蹟與科技新星。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