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慘敗石破茂遭逼宮

岸田文雄可能回鍋?
23/07/2025
14229
收藏
分享
岸田文雄可能回鍋?

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束,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未能取得過半,首相石破茂領導的政權遭遇重大挫敗。自民黨僅獲39席、公明黨取得8席,合計47 席,不僅未達石破所定50席「保底目標」,更創下自民黨在參眾兩院雙雙失去過半的歷史性低谷。這場敗選不僅對自民黨政權構成實質動搖,也成為日本政局碎片化、多黨化轉型的明顯信號。選舉三連敗的石破茂,政權搖搖欲墜。(美聯社圖片)

石破茂已連續在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2025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以及本次參議院選舉三連敗。他在敗選後表明「不會辭職,會堅持到底」,認為在當前美日關稅談判的關鍵時刻,自己仍有責任留任。然而,自民黨內的不滿聲浪迅速升高。據日媒報導,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已公開表態「絕不支持石破續任」,並召集親信密會,啟動逼宮行動。黨內各派系亦開始醞釀總裁更替,為「後石破時代」布局。

儘管石破仍試圖穩住局勢,聲稱自民黨仍為國會第一大黨、具主導地位,但在野黨普遍拒絕與其組成大聯合政府。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皆表態拒絕合作。極右政黨參政黨此次獲得14席,也明確宣示將走獨立路線,不與自公結盟。參政黨崛起反映自民黨基本盤出現裂解,排外主義及保守價值觀的強化,亦為未來日本社會帶來隱憂。

岸田文雄回鍋機率高

面對政權不穩,誰能接替石破成為新首相,成為外界焦點。多方分析指出,前首相岸田文雄的回鍋機率頗高。《讀賣新聞》指出,若麻生派與岸田派達成協議,岸田可望重返權力核心。岸田在任時與美國關係密切,被認為在外交方面具較佳能力,與目前石破面臨的對美談判壓力形成鮮明對比。此舉也可望為自民黨重新贏回部分國際信任與穩定形象。

另一潛在挑戰者是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她早在選前就於助選場合表示「已下定決心重塑自民黨骨幹」,被視為逼宮石破的放話。她與石破同樣在2024年總裁選有過對決,若石破去職,極可能再次投入總裁戰。其他可能接棒者還包括官房長官林芳正、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前經安大臣小林鷹之等人。

目前,自民黨正在協調召開兩院議員總會的時程,若石破確定辭職或被逼退,黨內需先選出新總裁,再由國會進行首相指名投票。在野陣營雖勢力上升,但由於立場分歧、難以整合,難以形成穩定政權,短期內重返執政機會有限。即便石破下台,自民黨依然掌握最多席次,將有主導組閣優勢。

石破倒台成定局?

對內政而言,石破政權未能有效應對通脹壓力、民生困境與政治信任低迷,民意支持下滑。在野政黨則難以提出明確且具整合力的替代方案,導致政治碎片化日益明顯。對外則有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關稅威脅壓力未解,日方8月1日前須與美方完成關稅談判,否則恐影響汽車、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核心產業,對經濟與股市皆具衝擊風險。

石破此刻彷彿複製了安倍晉三2007年參院敗選後的困境,但兩人處境不盡相同。安倍當年雖一度辭職,卻在2012年強勢回歸並建立長期政權。而石破黨內人緣差、缺乏派系支撐,在面對三連敗與逼宮壓力時,難有安倍式逆轉的條件。若無重大政治突破或外交成果,石破政權倒台恐成定局。

綜觀而言,日本政壇正進入後「自民黨一強」的碎片化時代,多黨競合的局面將成常態。自民黨若不迅速整頓領導核心,重新凝聚民意支持,恐將在未來選戰中持續失利,執政地位岌岌可危。石破茂能否頂住壓力續任、或將被迫讓位給岸田等人,將於接下來幾周內揭曉。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