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地震預言影響,赴日旅遊需求大減,直接衝擊國泰航空旗下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的營運表現。國泰航空8 月6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顯示香港快運期內由盈轉虧,錄得未計財務支出及稅項前虧損達5.24億港元,成為拖累整體表現的一大因素。香港快運上半年虧損達5.24億元。(網絡圖片)
受日本地震預言影響,香港赴日旅遊需求大減。(網絡圖片)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在記者會上表示,受到一名日本漫畫家發布的地震預言廣泛流傳影響,今年5月至6月,香港市民前往日本旅遊的需求驟降。然而,隨着該預言所指的7月5日「大地震」未有發生,港人信心逐步回升,8月起前往日本的機票預訂量顯著上升,他認為「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
日本市場是香港快運的重點航點之一,目前擁有12個日本航點,約佔整體航線的50%。不過林紹波指出,隨着公司近年積極開拓中國內地、韓國及東南亞航線,日本市場的佔比正逐步下降,將有助分散單一市場的風險。他補充,香港快運近年新增多條航線,航班及載客量較2019年已翻倍,部分新航線需時間培養客源,但預期長遠有望達至盈利。
儘管香港快運表現轉差,國泰航空整體業績仍維持增長勢頭。2025年上半年,集團總收入按年上升9.5%至543.09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1%,報36.51億港元。其中,客運收入升12.7%至372.12億港元,貨運收入亦升1.2%至127.61億港元,其餘服務及收回款項則升8.7%至43.36億港元。
乘客收益率持續下跌
不過,乘客收益率(Passenger Yield)繼續承壓。數據顯示,國泰航空收益率按年下跌12.3%至每客公里0.54港元,香港快運跌幅更達21.6%,至0.43港元。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指出,收益率下跌與票價、航線結構及過境旅客比例變化有關。例如,國泰近期增加多條長途航線,而長途航線收益率一般低於短途,令整體平均收益下滑。
在貨運方面,儘管面對關稅政策變動及小額免稅門檻調整等不確定性,國泰依靠其全球航線網絡靈活調度可載貨空間,有效應對挑戰。劉凱詩指出,部分廠商為趕及關稅政策實施前出貨,加上東南亞及印度市場需求旺盛,上半年貨運表現理想。未來將重點發展高附加值貨品運輸如生鮮與藥品,以平衡電商貨運需求變化帶來的影響。
展望未來,國泰航空正加快機隊現代化步伐,8月6日同日宣布增購14架波音777-9型客機,使該機型總訂單達35架,預計將於2027年起陸續交付。交易完成後,國泰未來接收的新飛機數量將超過100架,顯示其對長遠發展保持信心,積極為旅遊與貨運復甦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