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團隊 8 月 8 日發布研究成果,開發出一種結合 AI 與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無線竊聽」(wireless-tapping)技術,可在約三米距離內轉錄手機通話內容,準確率約達 60%。
該技術利用毫米波雷達探測手機在通話時因耳機播放語音而產生的微小表面振動,並將捕獲的振動信號輸入開源語音識別模型「Whisper」。針對雷達信號噪音大、質量低的問題,研究人員採用「低秩適應」(Low-Rank Adaptation)方法,只微調模型約 1% 參數,成功讓模型適應雷達數據特性。
最終系統可轉錄約一萬詞彙,準確率達 60%,較 2022 年僅能識別少量預設詞的成果有明顯進步。雖然識別內容可能出現錯誤,但透過語境與人工修正,仍可推斷通話關鍵詞及部分內容。
研究團隊強調,此技術僅用於學術研究,未商品化,旨在提醒公眾遠程竊聽的潛在風險,並建議用戶在敏感通話時提高警惕。(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