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現正開展問卷調查,收集市民及經屋住戶對經屋置換制度的意見。現時經屋家團只有一次購買經屋的機會,過去受不同因素影響,部份只能申請到面積較小的T1單位,無法滿足家庭發展需要。為此,本人支持經屋置換制度的建立,強化房屋政策中支持家庭發展的元素,也起到鼓勵生育的作用。
在置換條件方面,本人認為當家庭成員數量有所改變(例如生育或需照顧家中父母長者病患等),現有經屋面積不能滿足生活需要時,只要沒有額外的私人物業,就可給予置換的機會。另外,由於現時存在以不同經屋制度申請的家團或個人,要令置換制度能快速及順暢實施,建議可先從“新經屋法”後「經屋永遠姓經」的住戶或未到禁售期的經屋住戶“先行先試”,因該批經屋未來只能回售政府或仍未過禁售期,具較強的可操作性。
未來待置換制度運行順暢後,可再延伸至以其他制度申請經屋的住戶。例如早年石排灣經屋規劃T1單位較多,本人在家訪時發現部份入住T1單位的家庭,現已有兩個小朋友甚至更多。倘未來有關家庭符合“新經屋法”的資產與收入條件,可允許他們以合理價格將T1單位售回政府,換取置換更大經屋單位的機會。
至於置換價格,用新或舊的經屋作置換等細節,本人建議在調查收集數據後,分析社會意見作通盤考量,同時配合增加T2、T3經屋單位供應,並在單位間隔與設計上滿足照顧長者及小孩的家庭需要。長遠而言,公屋政策還需建立一個整體性的銜接機制,例如社屋與經屋的銜接;經屋也可以進一步置換到夾屋,讓經社屋住戶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滿足不同家庭的住屋需要。
房屋局現正開展問卷調查,收集市民及經屋住戶對經屋置換制度的意見。
直選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 黃潔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