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秋之際,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國家原子能機構共同發布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成果。研究顯示,月球背面的月幔溫度明顯低於正面,這是人類首次基於月球背面月壤樣品得出的實證性發現。
據人民日報與央視新聞報導,該研究由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北京大學與山東大學共同完成,並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研究指出,這一成果為月球「二分性」現象提供了岩石學與地球化學依據,對揭示月球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集的月壤樣品,結合月球遙感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月球背面月幔潛能溫度比正面低約70攝氏度。月幔位於月殼之下,是月球體積最大的組成部分,也是古火山活動的能量來源。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深化了人類對月球內部結構與熱演化的理解,也為未來月球深部探測和資源研究奠定了關鍵基礎。(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