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暗示晶片關稅高達300%

專家憂衝擊全球供應鏈
17/08/2025
3346
收藏
分享
專家憂衝擊全球供應鏈

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5日表示,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可能攀升至300%,並將於未來兩周內正式宣布對晶片與鋼鐵徵收的新關稅方案。他強調,稅率將採「先低後高」策略,初期設定較低稅率,之後再大幅提高,為企業在美國設廠留出緩衝期。他直言,「如果不在美國設廠,就必須付關稅,在某些情況下是200%、300%。」

特朗普的言論迅速引發市場震動,特別是半導體板塊。投資者擔心晶片與半導體關稅最終可能遠高於此前承諾的100%,導致美股相關類股15日全線下跌。科林研發、科磊、美光、盛美半導體、超微、博通及英偉達股價皆應聲下挫。收盤數據顯示,英偉達跌0.86%至180.45美元,超微跌1.90%至177.51美元;蘋果亦下跌0.51%至231.59美元。

特朗普早在8月6日已表示,將對晶片與半導體課徵約100%關稅,但承諾在美國生產的企業可獲豁免。同日,他與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白宮宣布,蘋果將在美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蘋果為避免高額關稅衝擊,被迫將部分供應鏈遷回美國的策略性布局。

目前,美國商務部自4月起已針對晶片與藥品行業啟動「國家安全」調查,為徵稅提供法律依據。然而,製造商與AI企業對新政細節仍一知半解,憂慮一旦高稅率落地,將嚴重影響供應鏈與成本結構,尤其是晶片作為現代消費品核心零件,其應用領域廣泛,衝擊面將極為龐大。

加速去美化進程

專家普遍對此持審慎態度。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形容,美國對進口晶片課徵高關稅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能迫使部分企業回流美國設廠,另一方面卻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國化」進程,促使外國企業避開美國市場,建立本土或第三地供應鏈。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報告亦指出,若美國強制半導體產業回流,本土產業規模恐退居全球第二甚至第三。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僅佔全球積體電路供應鏈約35%的份額,若採取過於強硬的政策,可能進一步削弱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

何偉文補充,美國大型科技企業高度依賴海外市場,以蘋果為例,2023年海外銷售額佔總營收逾六成;若生產完全限於美國本土,將削弱產品國際競爭力並急速縮小市場規模,對企業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今年2月已將鋼鐵與鋁的關稅提高至25%,並於5月再次上調至50%。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在此次新政中進一步調高金屬關稅。不過,結合本次對晶片與鋼鐵關稅「先低後高」的說法,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數月美國的貿易壁壘將顯著升級,相關產業及股市波動恐將持續放大。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