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來「熊出沒」事件頻傳,不僅在北海道等地屢傳攻擊事件,就連首都圈也驚現熊蹤。8月20日早晨,東京都西部多摩地區的青梅市,一名男子在停車場內目擊一隻黑色小熊全速奔跑,畫面被監控拍下後在網路引發熱議。所幸這頭小熊隨後跑進森林,未造成人員傷亡。
目擊者明石健人描述,當時看到一隻體型與金毛犬相仿、壯碩有力的黑熊從眼前掠過,速度驚人,「雖然看似小熊,但實際很有壓迫感」。附近居民聽聞消息後憂心不已,有人形容若熊衝入人群「會非常嚇人」。媒體畫面顯示,黑熊在停車場邊坡與汽車之間飛快穿梭,最後消失在山林。
北海道熊襲 兩月奪兩命
比起首都圈的驚險一幕,北海道和東北地區的熊出沒則更為致命。7月,北海道福島町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清晨送報途中遭棕熊襲擊身亡。8月初,知床半島羅臼岳又發生悲劇,一名二十多歲登山客遭熊攻擊,不幸喪命。近年來,熊襲擊事件不斷增加,日本林業機關統計,僅2023年度就有超過200起人熊衝突案例,為歷年罕見。
專家分析,這與人類活動範圍持續擴張有關。山林開發、城鎮邊界外移,加上遊客頻繁進入熊的棲息地,甚至隨手餵食,讓熊逐漸習慣人類氣味與食物來源,出沒頻率大增。對於當地居民與遊客而言,熊已不再是深山野獸,而是隨時可能現身在果園、停車場甚至民宅附近的「鄰居」。
獵熊人後繼無人
面對日益頻繁的熊出沒,地方政府多依靠獵友會獵人協助驅趕。然而,這項高風險工作背後卻隱藏著低待遇與法律困境。北海道砂川分會的一名資深獵人坦言,一天補助僅8,000日圓,往往連油錢都不夠,沒有勞保或其他保障。許多獵人只能「一半為了社會、一半為了信念」堅持下去。
更棘手的是法律風險。這名獵人曾於2018年受市府委託驅熊,被控開槍方向疑似指向民宅,結果遭撤銷持槍許可,至今仍在法院纏訟。他直言,「我們承擔的危險和得到的回報完全不成比例」。這種矛盾導致獵人後繼乏人,正當熊出沒日益嚴重時,第一線防線卻岌岌可危。
遇到熊怎麼辦?
面對頻傳的熊襲事件,專家提醒一般民眾,若在山區遇到棕熊,切勿大聲喊叫或用鞭炮、喇叭驚嚇,否則容易引發攻擊。正確方法是保持冷靜,觀察熊的行動,不要刺激,靜待其自然離開。他強調:「重點是避免讓熊亢奮或失控。」
近來的事件凸顯日本在「人熊共存」上的矛盾。一方面,熊頻繁出沒甚至奪命,居民與遊客感到恐懼;另一方面,驅趕任務仰賴待遇低、缺乏保障的獵人,制度本身充滿隱患。隨著棕熊襲擊案例持續增加,日本社會不僅需強化防範措施,也不得不正視獵人制度的現實困境。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