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抽煙牆畫」遭批教壞小孩?

紀念館:最重要的是尊重歷史
26/08/2025
2541
收藏
分享
紀念館:最重要的是尊重歷史

中國近代文豪魯迅近日再度成為網絡焦點,繼「同款毛背心」文創商品爆紅後,再度因其「抽煙形象」成為輿論焦點。近日,浙江紹興魯迅紀念館一幅魯迅夾著香煙的牆畫,遭控煙志工投訴,認為該畫可能引導公眾在室外聚集吸煙,危害健康。事件曝光後迅速引發廣泛討論,不少網民質疑控煙人士過於敏感,認為魯迅作為歷史人物,形象不必因現代控煙標準而改寫。

據悉,投訴者孫女士自稱是一名控煙志願者。她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紀念館內魯迅手夾香菸的牆畫源於魯迅家中原畫,但館方在呈現時去掉了室內背景,使畫面看似魯迅在戶外吸煙。孫女士認為,這一改動不僅有誤導嫌疑,還可能誘導遊客效仿在公共空間點煙打卡,對他人健康造成危害。22日,她更將此事透過「浙裡辦」民眾意見平台正式投訴,要求更換畫面,建議將魯迅形象換成「握拳」姿態。

對此,紹興市越城區文廣旅遊局回應稱,魯迅故里景區由市文旅集團主管,非該局職責範圍,建議孫女士直接向市文旅集團反映。而魯迅紀念館方面則表示已收到相關意見,並強調「最重要的是尊重歷史」,會聽取多方聲音再行處理。

網民:小題大作

消息一出,網上討論熱烈。許多網民認為投訴是「小題大作」,批評這種做法「矯枉過正」、「開始玩西方白左那一套」,更有評論直言「先生很愛抽煙,不用換」。不少人指出,魯迅抽煙屬於歷史事實,與其刪改形象,不如加強對年輕人的教育與引導。

亦有聲音指出,問題不在牆畫本身,而在部分遊客於牆畫前模仿點煙打卡。這種「玩梗」行為雖然引人關注,但若因此否定整幅牆畫,可能有失偏頗。評論區中有網友打趣稱:「魯迅的煙和李白的酒一樣,是歷史文學的一部分,真要學壞,看什麼都能成教材。」

魯迅長孫:我戒煙30年

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在接受採訪時回應,對祖父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感到意外。他透露,自己年輕時曾抽煙二十年,最多時一天三包,但自1995年戒煙至今。他表示,人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是否修改牆畫是另一回事,「我個人覺得一笑了之即可,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子。我們應該做的是銘記歷史、尊重歷史。」

魯迅的形象近來屢次引發公眾討論。今年上海書展期間,復刻魯迅毛背心成為爆款,不僅年輕人爭相穿著打卡,連莫言、馬未都等文化名人也加入「魯迅OOTD」風潮。人民文學出版社評論指,這讓魯迅「走出教科書,成為真實可感的人」。

此外,魯迅「老煙槍」的形象也頻頻被品牌借用。去年某茶飲品牌曾推出「煙腔烏龍」聯名奶茶,以魯迅肖像做周邊,標語為「老煙腔,新青年」,引發熱議。評論者認為,魯迅抽煙是歷史寫照,不應過度神化或矯正。

紅星新聞評論指出,孫女士的投訴有其立場,提醒了公共場合控煙的重要性;但過度解讀牆畫的影響,則容易導致社會分裂與不必要的爭議。「控煙文化與歷史藝術形象並不矛盾,應相信公眾的判斷力與教育的力量。」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