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出現霍亂確診病例

源頭疑為農貿市場拾荒者
10/09/2025
2994
收藏
分享
源頭疑為農貿市場拾荒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日發布通報,該區二甲鎮9月4日發現一例霍亂確診病例,患者為新市居民,目前經治療已基本康復。衛生部門第一時間對可疑源頭二甲農貿市場展開全面消毒,截至目前未發現新增病例。這起個案也再次提醒社會,霍亂雖在中國已處於散發狀態,但仍需高度警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的流行風險。

據悉,9月4日18時,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上報一宗疑似病例。通州區疾控中心隨即啟動霍亂處置預案,派出專業人員展開流行病學調查、採樣檢測與追蹤管理。經檢驗確認,患者感染霍亂弧菌。院方隨後為其提供針對性治療,目前病情穩定並已接近痊癒。

通州區疾控中心通報指出,患者為一名平時常在農貿市場內撿拾垃圾的居民,因個人衛生條件不足而感染。事件被通報後,當地立即封閉市場並進行全域消殺,後續還將配合政府部門對市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修繕,以消除潛在風險。

霍亂特徵與傳播途徑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O1群或O139群)產毒株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污染的水源、食物以及密切生活接觸均可能導致感染,特別是海水產品如甲殼類與貝殼類,長期被認為是傳播的重要風險因子。

臨床上,霍亂的典型症狀包括劇烈無痛性水樣腹瀉、嘔吐,嚴重時會導致脫水甚至死亡。由於病情發展急速,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可能顯著升高。夏秋季因氣溫高、水源與食物更易受污染,是該疾病的高發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每年霍亂病例介於130萬至400萬例之間,死亡人數約為2.1萬至14.3萬。中國霍亂疫情長期處於散發狀態,並未出現大規模暴發。根據國家疾控局公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截至2025年8月,全國累計報告霍亂病例12例,尚未出現死亡病例。

專家提醒,中國沿海地區如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因水產品消費量大,長期為霍亂的主要流行區域。此次病例出現在南通二甲農貿市場,與既往風險特徵相符。

避免生食海鮮

通州區疾控中心表示,除全面加強市場消毒與環境整治外,還在轄區內推動相關監測工作,並加強防控宣導,提醒民眾提高個人防護意識。

南通疾控人員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個人防控尤為關鍵,應避免生食海鮮,並在家庭烹飪過程中注意 生熟分開,保持廚房與餐具清潔,確保飲水衛生。目前,二甲農貿市場已全面封閉,並在政府部門督導下進行整修。當地居民對事件雖有擔憂,但在官方通報「未發現新增病例」後,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專家表示,只要及時採取防控措施,霍亂在中國難以形成規模性流行。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