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臨水宮值理會主持張劍波道長自接任以來,積極利用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平台,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的傳承與發揚。希望透過舉辦國學班、跨地區文化交流及學術研討,不僅深化澳門與閩台地區的文化紐帶,更為非遺保護注入青年力量,讓臨水夫人「大愛、大德」精神在澳門紮根生長。
張劍波道長近年率團參與多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活動周」,與福建古田祖廟及台港澳信眾共祭祈福。他指出,澳門臨水宮作為連接兩岸暨港澳的重要橋樑,通過「鼓角上儀」「恭迎聖駕」等傳統科儀,展現陳靖姑信俗的深厚底蘊,並以舞蹈《臨水•花期》、閩劇《奶娘傳奇》等藝術形式,推動非遺的活態傳承。
為突破傳統信眾年齡層,澳門臨水宮將開設國學班,系統教授陳靖姑文化內涵、道教科儀及傳統禮俗。課程結合非遺理論與實踐,並組織學員赴福建古田祖廟實地考察,親身體驗非遺場景。
澳門臨水宮值理會理事長林裕認為,澳門的多元文化背景可作為「試驗田」,探索非遺與旅遊、文創結合的創新路徑,例如開發宗教文化旅遊路線、與大利來記等本地品牌聯名產品,推動產業化發展。
澳門臨水宮值理會主持張劍波道長(右)與理會理事長林裕。(相關機構提供圖片)